返回

第八百五十三章 接着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后带回来个消息,不多交税银可以,但每家要定期在某个指定地点叫上定量的银子,算是给马大人的辛苦费。

    当然,村长们原话不是这样,原话是为了建设州县,你们如果自愿交点银子给某某寺庙,那就免了原本该叫的税赋,还按以前那样交。

    但实际上某某寺庙只是个幌子,谁都知道是马大人的辛苦费。

    百姓们回去算了算,要的辛苦费跟要加的比起来少了一半,那这买卖还是能做的。

    但是交了一年之后,他们又发现马大人经常来收税的时候,如果谁家不给他塞点东西,他就会拉着脸问东问西,问你家今天卖了多少酒水多少饭菜,好像挣的有点多...

    唉,本来百姓安居乐业的下马村,百姓们开始感觉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起来...

    ---

    在距离京城两千多里的边城,吕梁城。

    吕梁城虽然是边城,但因为他地处一座大山的南边。这座山把大宋和梁国天然隔离起来了,所以虽然是边城,但却没有战争的袭扰。再加上这里几乎没有有钱人家,除了有一座城,其他村子过得都还是很原始的生活,所以即便是战争年代,这里也没有当兵的来抢掠,因为什么都抢掠不到,而且还要爬山涉水的走很多荆棘遍地的路,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都很安宁。

    但这几十年来,即便地处边陲,不是交通要道也不是军事重镇,这里也还算发展的不错。

    至少适合种高粱的这北方之境如今家家都能吃得饱穿得暖,还能买些京城卖来这里的玩意儿用具。

    但这世上的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身处在帝国的任何地方,有两件事是无论如何也逃避不掉的。税,徭役。

    吕梁城的百姓也不例外。

    所以来收赋税的吏,和来征发徭役的人,是城里百姓接触最多的官家的人。

    过去的年头,徭役虽然挺苦,但赋税收的不多,关键是收税和徭役的人都尽量做到公正。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一样对待。

    更加不会多给他们

第八百五十三章 接着变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