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花了两文钱,他说孩子写,搞了一整天终于搞好了。
然后他把状纸递交上去了,交给看门小吏后他就走了。
状纸上有他的名字还有他的住址,这是总督府要求的必须在状纸上写的内容。
但是自从状纸递上去后,他就开始吃不香睡不好了。心里总是想着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总督大人会不会把他抓去打一顿或者流放三千里,又或是把他叫去褒奖他指出了捕快们的错。
两种情绪不断的交错着,一会觉得肯定没事,大家都这么干了他没理由被惩罚。一会又觉得可能会出大事,可能要被砍头。搞的他这几天非常的难受。也没精神去谁家蹭饭也没心思去谁家耍赖要钱了。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后悔自己不该告这个状,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吃亏就吃亏了,就算告赢了又怎么样呢,最多无非是那个抓他的小吏丢了铁饭碗,他又没有一丁点好处,甚至还可能遭到那个小吏的报复。
终于有一天,他听说总理衙门来了,陛下下了圣旨。陈公子成了总理御史衙门的最高长官,陈公子忽然就成了他们关于官吏贪赃枉法的告民的父母官。专门负责督查蜀地整治官吏的事情。还派了十位御史台的御史大人听候陈公子的调遣。
然后他又听说,之前所有递交过状纸的百姓都要重新来递交状纸,都要按照要求写,之前的要作废。
刘三儿第一时间就感觉到希望来了。有后悔药吃了,于是他来到总督府外,一问情况才知道,并不是就可以把原来的状纸拿回来,而是要用新写的状纸去换之前的状词。
也就是说,之前告过的现在并不是说就可以取消不告了,必须还是得告。
只是新的状词要写的简单,不能再乱七八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写成裹脚布那样。
刘三儿回家想了一晚上,考虑到底要不要重新写,怎么办?
第六百零五章 多个机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