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普通病房,伤口彻底愈合后再出院。其他的病人有保守治疗的,也有需要手术的,保守治疗的关键是用药,需要手术的是等用药后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综合指标符合手术条件才能手术,风险也能降到最小。刘芳菲让齐日升看病历的意思是让他多学点临床经验,所以,齐日升只能装模作样的一页页翻看。
那个他上班第一天抢救过来的病人病历吸引住他的注意力,这个病人因为问题比较大,恢复的情况比较差。
齐日升清楚地记得,十年前,在这个病人病情一定程度好转之后,病人左心室及右心室前壁还有大片心肌僵硬、苍白,活动度差的问题还没解决,动脉血管堵塞、心脏缺血,需要做心脏搭桥。至于搭一根还是搭两根,甚或是三根,都要由刘芳菲来决定。刘芳菲拿出了手术方案,主要就是心脏搭桥,用的是心脏停跳搭桥,最后手术失败了,病人因为身体弱,体外循环对生命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冠状动脉广泛硬化并狭窄,无法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桥还没有搭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生命特征从监护仪器上消失,心脏停跳以后再没有给刘芳菲复苏的机会。
那时候,齐日升只是个实习生,经验欠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代表生命波形在仪器上成为一条直线而毫无办法。现在,穿越回来的他就有办法了,他带回来的是超越了十年的医疗水平,采取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就能避免体外循环的弊病,美国1999年就试验成功了。虽然说进入新千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不停跳手术,毕竟掌握的人极少,没有十足地把握不敢这么做。刘芳菲也不行。
要说心脏手术搭桥,最初的时候就是不停跳的,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掌握停跳手术的技能。以后掌握了,而且风险小,死亡率低,所以做心脏不停跳的医生几乎没有了。经过一二十年的实践,停跳手术也有弊病,有的医生就想起不停跳手术的好处来,因为解决了不停跳手术的心脏和血管固定问题,不停跳手术病人的伤损较小,病人回复的也比较快,所以形成了一种手术的回归。但是,尽管有固定器,不停跳手术还是有很大的风险,只有世界上的一些顶尖医生能做。
齐日升就是世界上的顶尖医生之一。
既然在十年前刘芳菲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没能让这个病人下手术床,这次就要考虑不停跳手术了。不过,现在整个中心医院没有一个教授或者医生能做这个手术的,他齐日升一个实习生做,医院不允许不说,要是做了,只怕西阜的医疗界拿屁股把中心医院的医生笑了,得想个快速的、而又是循序渐进的办法,让医院相信他的能力,这样,做起手术来就顺理成章了。
就在这时候,齐日升听见两个护士小声议论,大概的意思是张海峰因为一个手术和牛副主任争,牛副主任同意了手术,现在病人已经进了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