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量人民丧生,产生大量荒地,令朝廷能利用这些荒地对农民进行授田。
但随着经济之壮大,荒地越来越少,朝廷能用来授田的亦逐渐不多,加上朝政的逐渐日趋腐朽黑暗,均田制在武周末年形同虚设,与此并非不无关系。
熟读历史的李尘很清楚,均田制实际上就是朝廷对于百姓的一种妥协,为了安抚百姓,朝廷不断将各种土地分出去。
演变到最后,其结果也无外乎是朝廷无良田可发,而随着人口增长,大唐的人口越来越多,穷苦的百姓们依旧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不满。
到最后,没有耕地,没有粮食,百姓们发动起义,就成了必然结果。
因此,李尘深知均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地兼并,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本质上解除危机。
只要百姓们还依靠土地耕种,那土地之间的斗争,就会愈演愈烈。
正所谓堵不如疏,李尘心中,已经想出了一个完美应对土地兼并的方案。
那就是,通过发展农业科技的
第855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