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6章 奠基(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松这根弦!仗是有你们打的。老子要打个官复原职你们也要给自己打出一番前途出来!现在部队装备已经换了一茬老子现在也回来了。未来上战场要是打不出符合你们主力的身份出来老子是不会对你们客气的!回去加紧训练部队辎重全部装车随时要拉得走打得动!现在算是咱们打出一个政府来了以后还要为咱们这个国家打出更大一番的天地这就是老子和你们的责任!布达式结束大家解散!”说完就用力朝自己部下行了一个军礼骑在马上抿紧了嘴唇肃然看着自己麾下的这支部队。

    三十六旅的旅长是原来江苏6军第二师的参谋长蔡恒文现在改行当部队长了。他骑马站在队伍的前列听着完全是陈山河个人色彩的训话心里面却思绪万千。他们这些经受过完整参谋训练的人和陈山河这种骤然被提拔到高位上面的人不一样对事情要考虑很多。陈山河还是没变看来这次的教训让他还是觉得无所谓。他是江北军三杰什么错误反正都有人照应包容只要忠心耿耿就足够了。司令放他回来估计还是要打仗这才要倚重陈山河的忠心和对下级部队的感召能力。现在又要对什么地方用兵了呢?西南还是西北?这个平日里除了工作就是读书读报的三十出头的秀才型军官很了解现在在南京生的事情。司令不现在该叫总统了在国际上面两大势力之间周旋仿佛也是闯出了一条路来。利用德国的军火援助已经将自己最心腹的几支部队重新武装了一遍。在和德国打得火热的外表下面似乎对协约国那些国家也没有放弃上海的几份报纸已经传出了西方公使团计划做出让步的消息可能这让步是微小的。但是司令也没有拒之门外的打算。至少派陈山河回部队准备打仗削平地方势力就能够明白南京现在一直在纠缠政府被国际势力承认的问题马上就要有个结果了!到时候双方达成的条件是什么?蔡恒文突然现自己很期待在雨辰的率领之下虽然每天都过得那么紧张但是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至于陈山河……他看了一下正板着脸看着部队次第离开操场的他心里面只是无声地叹了一口气看将来吧。希望他年轻的锐气不要消磨也不要因为他那个大大咧咧的性格而最后落马。江北军三杰何燧自我配远离中枢吴采勤勤恳恳做好副手的工作只有他还是那么的飞扬耀眼。这在大时代中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真有点说不上来。接着又有点八卦地在心里恶意地笑了一下陈山河马上回到他在武汉的公馆里面对着那对姐妹花他该怎么解决问题?司令可是不允许他两个都娶的!

    这时远在东北的奉天城何燧也在看着最近这些日子的政府公报。他仍然是那个严肃而精神的样子。他的安蒙军一师放在辽宁二师在山西独立出来扩充成为“狼居胥”骑兵旅的部队放在绥远加上现在在绥远外蒙的二十一师(现在安蒙军辖一、二、二十一师和狼居胥骑兵旅)直隶的十五师和十七旅山东的五师和二十师。连同在天津的国防军北方总指挥部就形成了中央军系统在北方的布局。一方面要保证北方对南京政府的向心力一面又要压迫东北三省逐渐成为中央所属的可靠省份。同时还协防山西从西、北两面对陕西的北洋残余兵力形成威胁。在这几个月里面他一直在东北三省奔走一面主持建设边境对俄对日的国防工事一面和吉林、黑龙江的省长那些前都督们交换意见。对他们既要有武力上面的牵制但是又不能压迫得过紧既然保证中央政令的实施也要让他们不至于决裂。这个工作以他野战部队的司令官身份来干一是吃力二也是名义不对。国家是共和制政府什么时候轮到他这个军人来干这些政务了?但是比起天津的蒋百里来说他还算幸运的。至少吉黑辽绥晋这五个省除了绥远其他的还不算中央的基本地盘和这些省份的省长打交道互相之间做了决定也就算完了。而现在直隶和山东两个省份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央基本省份。地方自治的议会民选省长都推举出来了地方权力颇大。北方省份本来对南方就有隔膜。蒋百里身上负担着调和的工作虽然手中有两师一旅的兵力却一点都不敢使用每天只是在中央和地方两头之间奔忙说合。仗着他在北方还有些老关系在他的协助下中央一些政令在北方还是得到推动了。南北方在缓慢的磨合当中不过趋势还是在向良好方向展。

    何燧现在想到的并不是这些他还是关注着南京方面和列强的谈判问题。这对于他这个身在边陲承担着国防重任的司令官来说这些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国防问题!前些日子闹得那么紧张日军在关东州和天津增兵他立即调整部队态势准备应付。又在上一个月有德国6军的军官来参观检阅他麾下的安蒙军第一师。说以后要派驻顾问在安蒙军当中虽然在言辞当中对安蒙军大加赞赏但是何燧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好好的国家军队派什么外国顾问来?在国力不充的时候和远在欧洲的德国结盟到时候谁救谁?日本和英国可就是逼在面前的敌人!他写信向蒋百里和雨辰表示自己的意见雨辰没有回信给他倒是塞给他一堆德**火对他的部队进行了调整补充。蒋百里回信了只是叫他放心说雨辰已经和他交换过意见要他相信雨辰不是笨蛋。他隐约有些明白了但是对自己部下的情绪却又开始担心了起来。李睿他们一群青军会会员在安蒙军内

第006章 奠基(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