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同盟会和雨辰去闹吧!反正同盟会的一点基本实力在南方要有什么利益冲突也是他们先闹将起来。自己只要能确保大总统的位置和北方几个省的完整就行大总统的位置是确保那些密约的效力而北方几个省就可以养兵!等同盟会和雨辰闹大了自己再收拾一切这个江山还是姓袁的!
他不相信雨辰会乖乖地服从同盟会势力的领导。自己可以用成立所谓责任内阁甚至让出几个要害部门的总长位置来诱使同盟会的合作他甚至连6军部长、财政部长、交通部长这三个最要害的总长位置都可以让出去!
当然他事先并不是没有布置。现在段祺瑞仍然兼着大本营的总参谋长6军部的职权在向大本营转移。到时候段祺瑞让出部长位置顺理成章地就是全**队的总参谋长还是有实权在手上。交通部现在下面也成立了一个独立划分出去的五路委员会只要铁路把在自己手上其他的就让对手分润一点吧。至于财政部还能掌握到什么收入呢?等着公教人员堵门索饷吧!
袁世凯想到深处竟然有些呆住了。半晌他才回过神来朝赵秉钧吩咐道:“智庵他们忙他们的咱们忙咱们的。大家的谈判随员可以召集一下了在北京也好在天津也好把预备会议先开起来大家的章程都拿出来先讨论一下么!谁能说咱们不民主?这事情赶紧去办!”
看北方大地到底是谁来主沉浮吧袁世凯沉沉地想着。转头想起了自己的身体心情却又迅黯淡了下来。雨辰的什么他都不羡慕唯一的只是他那难得的年轻。要是自己能够倒退十年那该有多好!可惜时光荏苒是自己挽留不住的。
而历史向前的展也同样是袁世凯阻挡不住的。
预备会议在黄兴还未到场的时候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三方都是煞有介事的样子拿出了左一个右一个方案出来讨论。大概也就是这几件事情:如何确保大选的顺利举行江北的地方自治地位问题各方党派参选资格问题宪法草案起草成立委员会的人选问题还有一些南北大战之后的善后问题。因为时间很紧每天的预备会议都要开十来个小时各方代表在天津争吵不休坚持自己的立场都不肯后退。只是袁世凯的代表一改以前和同盟会的生分敌对态度屡屡对他们释放出善意。而江北代表就略略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但是以蒋百里为的谈判代表仍然坚持几点。
各省的议员在省内选举不得受到任何外力干涉;宪法起草委员会人选需更广泛地征求国民的意见;江北地方自治的地位不容讨论;未来政府可以成立一个地方自治委员会作为和地方自治省份的对应;未来内阁必须是责任内阁制度;军人不得参政等等姿态摆得高高的还没有半点让步的打算。江北的这些坚持气得北方代表几次大脾气说不谈了你们带兵来打吧!打赢了这个天下就都是你们的!
但是上面的人呢却在悠游往还当中。袁世凯在北京以最隆重的姿态迎接了孙中山先生双方还达成了八点国事共识:(一)立国采统一制度;(二)主持是非善恶之真公道以正民俗;(三)暂时收束武备先储备6军人才;(四)开放门户输入外资兴办铁路矿山建置钢铁工厂以厚民生;(五)提倡资助国民实业先着手于农林工商;(六)军事、外交、财政、司法、交通皆取中央集权主义其余斟酌地方情形兼采地方分权主义;(七)迅整理财政;(八)竭力调和党见维持秩序为承认之根本。这似乎代表着袁和同盟会在江北的巨大压力之下迅走到了一起准备共同针对雨辰了。特别是采取中央集权主义完全就是对着雨辰的江北以及南方地方自治地位不容讨论的提案来的。
上海作为南方报界和舆论的代表顾执中大记者又连续表了若干篇的评论担忧雨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吃亏建议雨辰稍稍采取容让退步态度不要影响南方的大局。但是这一切似乎对在天津拜客、和各国公使往还、绝足不到北京一步的雨辰没有什么影响他还是命令自己的代表采取着最坚决的态度。
天津美国总领事馆的小洋楼里面传出了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连外面站岗守卫的美国海军6战队员都听得见。在他们的外围就是穿着军服但是不佩戴武器的雨辰那六十名卫队士兵了。昨天雨辰到天津静圆拜会了才六岁的前清最后一个皇帝宣统今天宣统帝的老师陈宝琛和前摄政王载沣就来答谢。
这些遗老们也是恨绝了袁世凯只觉得和他不共戴天。雨辰拜访的时候说话也很得体说民国成立是天下大势所趋而汉民族的奋自强也是历史的走向所在。满族已经很深地融入了中国当中切不可自外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将来在满蒙事情上面还需要他们负很大的责任。就是溥仪也是民国的正式公民长大了也是民国的有用人才嘛!对隆裕皇太后的死他却含糊地不表什么意见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蒋百里走进领事馆就看见雨辰正送几个遗老遗少出来大家都客气地鞠躬而别。雨辰看见了蒋百里看他很有些疲累的样子招手道:“百里兄进来谈!最近和那些代表吵架吵得如何了?我现在可是众矢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