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9章 统合(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毫不含糊。报告很长先是地方自治政策地总纲。然后分项介绍财政、治安、司法、教育、实业等等项目。一开始代表们听得心不在焉心里面想的都是自己代表的省份和江北将讨价还价的问题。听到后来却是认真了起来这一份报告涵盖的内容和所代表地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江北地方自治以县为地方自治单位。不再设立前清时复杂的省道府州县的各级地方机构。大量的减少了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现在只是因为条件不成熟。在各省有江北巡阅使署的行政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和督导未来有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自治最高机构产生。除了军事权力牢牢的集中在江北巡阅使署之外其他的权力都打量下放给地方。行政费用开支减低到了惊人低的地步。财政上面除了江北军军事费用这个大宗支出语焉不详之外其他的收入完全可以满足行政费用支出还有大量地节余。

    治安现在由各地驻军维持将来毫无疑问地将治安权限交给地方。至于教育因为地方财力有限高一级的省级地方自治机构暂时还没有成立。现在由江北巡阅使署指拨盐税和统税的一部分作为恒定教育经费。计划覆盖全江北省份分数年完成五年义务制教育建设。并相应设立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体系。江北四省本来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其他原有中级和高等学府也得到了政府的拨款支持。在教育费用上面的投入至少从纸面上面来看。过了其他行政费用地投入。这些代表们从来没有现。被他们看作是穷兵黩武的雨辰居然这么重视教育!

    至于实业由于江北采取了免除厘金只在四省范围内征收统一统税的原则。其他工商杂捐也在厉行禁止当中。这个对地方工商业展也有着相当大的好处。虽然一时还没有太大的效果产生但是展势头是明显的。中国人作为最有商业天赋之一的民族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展起来。虽然免除了许多工商杂捐。但是大量增加地工商业单位在1912年带来工商业税收还是过了191o年江苏和安徽两省当时的工商业税收。而江北巡阅使署也投资建设了马鞍山制造厂马鞍山钢厂、江北化工厂等等重工业基地虽然一时规模还不大。但绝对是民元以来地方主持的唯一重工业建设。地方上外国投资也有相当地涌入尤其以美国资本占据大宗。集中在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等等方面。这方面工作是和李章云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至于司法江北地区新的临时民法已经颁布工商法规也在紧密制定当中。各县已经先后建立了县地方法院………………

    林林种种的事实和数字罗列下来。也许各省代表还一时不能理解这背后的含义。不过都让他们觉得惊讶的事情是。雨辰除了建军打仗和北方明争暗斗之外在地方建设上面做了那么多。那么大的事情!特别是1913年度江北四省预计岁入将达到142ooo万元相比他们不多的行政费用支出他的财力在南方北方乱成一团的局面下绝对是最雄厚的。这还是在减免了大量的税收情况之下!

    江北四省现在真的成了一种非常新鲜而又非常恐怖的存在。当这个报告作为这次大会的公开文件行出去之后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虽然还有很多人怀疑但是雨辰个人他在中国的地位又进一步被抬高了。这个人除了建军打仗耍政治手腕相当有一套之外看来也是能实实在在建设国家的。和他的军事战绩相辅相成至少在舆论上渐渐的都有了一点天命所归的感觉。

    其中苦乐只有雨辰自己知道。到这个世界一年多以来他就没有每天睡过过五个小时的觉。他一直相信中国人能自己搞好建设。只要没那么多人指手画脚在上面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一个军人不许干政一个大量的取消行政机构和官员数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民间自己展的干扰。他用自己的强势最强硬地推行着自己的政策军书旁午之余要进行着多少的工作。果然理智而稳定的政策精心物色的人才。加上地方自己地建设意愿。江北在短短的一年里初步结束了光复以来的混乱局面并走上了稳步展的道路。

    而这个时候的其他省份还深为财政窘迫军人横行。内政军事乱作一团而深自苦恼呢。

    绥远的冬季是最肃杀的季节万物凋零从北方吹来的朔风在空中啸啸作响。这种天气很适合何燧现在的心境。

    他戴着皮帽子穿着整洁的军装默默地站在原来是安蒙军留守处地绥远梁山。这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当初那场最后的爆炸形成的巨大坑洞无声的对着天空。身后随行的安蒙军大小军官们也都站得笔直还有两队士兵执枪在他身后整齐排成了两列。周围散乱的站着十几个面色尴尬的北洋陪同军官。

    就是为了这声爆炸早就互相箭在弦上地南北双方二十多万大军在长江中游打了个尸山血海。最后那些戴着皮帽子人的军队胜利了。而北洋遭遇了丢脸的惨败。北洋十年来的军事威慑力已经荡然无存。

    何燧身边的李睿走上前去将一面伪蒙古国的日月星旗交到了何燧的手上。何燧默默地立正。朝孙裳殉职的地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将那面旗帜轻蔑地扔在了地上。两队士兵举枪向天枪声在塞外高远的天空中回荡。

    陪同的北洋军官们也都严肃了容色这是一支转

第039章 统合(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