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零三章 奇才生死(求票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但有胆敢探察窥视之人,都会被盯上。

    如蛆附骨,如影随形,还真不是说说。

    这些年来,影密卫的实力多有精进。

    整日里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去做什么事,罗网那里都不太好得到消息。

    若说找寻他的去处,也不算难。

    诸夏间,寻常事根本不可能劳动他们,唯有一些大事、紧要事、特殊之事。

    此刻的天下间,咸阳还是安稳的,诸郡之地,满足那些的,貌似也不难猜。

    中原之事!

    在灾情解决差不多的时候,也有和公子高提议,随即,拟定了文书章程,呈递咸阳。

    如今,些许动静开始一一落下了。

    楚地,虽不如中原,若成,也少不了一份功劳。

    那些事……接下来会有人专门处理。

    自己和公子高只需要等待结果就好,从连日来中原传来的消息看,那些人已经自乱阵脚了。

    欲要将诸方之力统御一处,根本不可能做到,他们已经开始彼此不相信了,开始互相警惕了。

    那就是上上之机。

    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功劳是肯定会有的。

    大体,也不会拖延很久,顶多数月就会结束。

    那个时候。

    公子高和自己也会有新的差事落下,嗯,应该说公子高,自己……还是位份不显的。

    “中原!”

    “胡亥,没有你在我身边出谋划策,许多事还真难料。”

    “中原的事情若有结果,你就是头功。”

    “下一次的差事,也不知道是去何处。”

    “有询问过母亲,母亲也不确定。”

    “可能是河西之地,也可能是江东之地,也可能是燕地,接下来的差事,定要尽善尽美。”

    “……”

    中原诸郡的事情,也有不住关注,还是颇为入心的。

    昔年,他们的家国还在之时,尚且非帝国对手,何况现在?这些年来,之所以没有花费大力气处理他们,乃是权衡利弊。

    若是为了将那些人处理,将整个中原诸郡的根基撼动,就不太妙了,更何况,还有更加稳妥有用的法子。

    现在。

    那个法子开始有成效了。

    那些人着实……不堪,却也需要好好处理。

    诸国在山东之地盘踞数百年,若然在短短数年、十年的时间内,将隐患彻底抹除,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起码需要一代人乃至于两代人的时间,叔父就曾说过那般道理。

    “具体是什么差事,的确没有什么口风。”

    “兄弟也不需要着急,无论是什么事,总归不可能又是中原之地那样的突发灾情之事。”

    “哪怕就算类似中原的灾情之事,再处理起来,也不会很难。”

    “非紧急突然之事,一切就不会很难,多多少少,都会有例可循。”

    “……”

    胡亥浅浅的吃着酒菜。

    关于公子高下一个差事是什么?都是未定的,还是要看父皇。

    就算是现在可能定下,也是未知之数。

    何况,距离开春还有数月之间,也是根本无需着急的,在离开咸阳之前,定然会有的。

    那时,再好好做准备不迟。

    “是那个道理。”

    “中原,东郡。”

    “王家!”

    “兵家一脉!”

    “说起来,昨儿我看书的时候,倒是想起一个兵家高人,胡亥,你可知晓尉缭?”

    “……”

    中原的事情,得到父皇的言语。

    心中安稳,那些事情算是过去了。

    总算可以好好歇歇了。

    可以好好的放松放松。

    放松?

    有那个心思,又怕过于放松,使得心性惫懒,使得动静有乱,使得意志有损。

    尤其,被母亲和父皇看到了不好。

    除却最初回来的那几日,最近几日,母亲多叮嘱自己多多看书,多多想一想这一次外出为事的不足。

    若有不解,多多请教太学以及国府的前辈。

    也可以去两大学宫走一走,若有看入眼的人,也可收归麾下。

    父皇!

    倒是没有什么言语。

    这次外放齐鲁、中原的心得?

    自然是有的,归途之中,就有想过一遍,的确和咸阳内外办事不一样,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大部分不一样。

    若是那场突发的水灾出现在关中,想来……自己解决的会相对轻便些,虽难,还是过去了。

    尤其。

    王家那里,别有所得。

    一个引子也就够了。

    也如胡亥所言。

    帝国大局,在一天下之时,就有变化了。

    

第三五零三章 奇才生死(求票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