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管督辖江南诸郡之地。
    以江南之广阔,世俗之中,不比先前的千乘、万乘诸侯逊色,本为荒芜偏僻之地,旧貌换新颜。
    江南的变化很大。
    楚国。
    楚国当日若有如今的江南之盛,楚国之力当十倍增之。
    然。
    世事变化,就是那般,诸般难料。
    “更难得,玄清你的修行没有落下。”
    “为师以前还曾担心,你若是一直在世俗之中,一直为世俗的事情牵挂,一颗道心如何永固?”
    “现在看来,为师多虑了。”
    “……”
    接着前言,北冥又是一语。
    世俗的万事万物,皆小。
    同苍茫无尽恢弘的昊天天道相比,一切都是小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权谋、权势……皆寻常事。
    为那些事,世俗之中,许多人都耗费一生心力。
    所为不过短暂时间的荣耀加身。
    可!
    在道之下,世俗荣耀如何可以长久?
    一切种种,都是镜花水月。
    昨日,还是茅草粗陋的房屋,今日殿阁楼台欢闹多,明日,蛛丝结满雕梁,一切多荒废。
    昨日,贪恋美人颜色好,脂粉飘香,明日,花颜不在,白骨一堆。
    昨日在道旁行乞事,今日不尽钱财,明日又失去一切。
    ……
    数千年岁月,世俗的一切,都在那些周而复始的道理中运转,存于其中的人,始终无法逃脱。
    无法得窥真正的道理。
    师尊曾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寻常人读之,只觉那些存在太微不足道了,太渺小了。
    然!
    那些存在又何尝不是世俗红尘中的人。
    方寸之地,腾挪往复,又何尝领略见识春秋。
    一颗心,无法真正的契合道。
    更无法得见道。
    一颗心,一直被束缚,无法真正的自由。
    玄清!
    保性全真,不误修行。
    这是最好的。
    倘若因世俗之事,有损修行,耽误修行,则本末倒置矣!
    “师尊多赞于我。”
    “师尊,如今您因卫庄之故,从北方之地归来,接下来是否还要归于北方?”
    “可归天宗?”
    “赤松师兄也有多年未见师尊。”
    “这些年,我有收下一个弟子,晓梦也有收下一个弟子,赤松师兄也有收下一些弟子。”
    “天宗,也有一些不错的好苗子。”
    “师尊见一见,他们当是欢喜的。”
    “晓梦,这两日因一些事情,前去齐鲁之地了,想来也快回来了。”
    “天宗这些年的变化不小,师尊也可瞧瞧。”
    “……”
    周清道礼。
    自己的修行还算顺利,至于师尊担忧的那些,不为扰心,道无处不在,不动本心,万道加身。
    “天宗。”
    “有赤松和你们在,为师是放心的。”
    “天宗。”
    “初始之时,并无天人二宗,并无道家。”
    “只是一些道者在一处探讨修行的地方罢了。”
    “时间长了,红尘浸染,也就有了道家。”
    “天宗的根本是道。”
    “因你的缘故,天宗近些年多有变化,观之还是极好的变化,为师觉不一定是好事。”
    “但!”
    “在一些事情上,也许是好事。”
    “天宗之地,为师就不回去了。”
    “又赤松在,为师很放心。”
    “逐道之人,七情六欲当淡之。”
    “卫庄如今救了回来,已无大碍。”
    “稍后,与玄清你论道一番,为师就准备归于极北之地。”
    “你现在的修行远胜为师,为师当问道。”
    “哈哈,顺便你也说一说海域仙山的事情,对于那件事,为师倒是挺好奇。”
    “师尊当年好像也曾去海域寻找过,具体……,就不清楚了。”
    “……”
    “晓梦有你照看,为师是放心的,那个丫头性子清冷,是修道的好苗子,在世俗之中,有你,很好。”
    “对了,你和晓梦的那个孩子何在?”
    “总督府内的几个小娃娃,为师都已经见过了,晓梦那丫头的孩子,听她们说,在你这里。”
    “那个小娃娃,为师要瞧瞧。”
    “哈哈,当年为师接你入天宗的时候,你还很小,现在,你的孩子都不少了。”
    “也都不小了。”
    “这也是世事之道。”
    “婚嫁子嗣,道者修行并不避讳那些,只是……那些事情常常会侵扰道者的修行。”
    “故而,千百年来,
第三二四零章 自在师祖(求票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