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 三伏天(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鼎。是需要一点胆量的。要知道,这五个人。哪一个都不是善类,随时可以叫孙揆家破人亡。甚至是抄家灭族的。李克用一瞪眼,连田令孜都被迫下台了,手无抓鸡之力的皇帝,是根本保不住孙揆的。

    有天早上,刘鼎和艾飞雨他们一边吃西瓜一边海侃,结果得出的结论大家都后悔不已,早知道就不应该往兴元府送纸张的。元府据说已经困顿到大臣用来写奏章的纸都没有了。没有奏章,孙揆难道用竹简来写吗?一百三十八道罪状,起码要用一千片竹简才能写完,就算不累死丫地孙揆,也能累死李俨。

    真是一失足,千古恨啊!

    其实,真正让刘鼎等人闭门研究的,只有薄薄的一张纸,总共还不到四百字,准确来讲,是三百七十三个字。

    这是一份建言书。

    建言书的作者名叫覃睿,现任房州刺史。

    这份建言书除了抬头、结尾,就只有三百四十三个字,它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指出刘鼎地战略错误。

    刘鼎现在将鹰扬军主力都集中在襄州,地确有从襄州进攻长安或者兴元府的意思,麾下大部分将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作为山地部队使用地鬼脸都,都部署到了房州境内。但是覃睿一阵见血的指出,鹰扬军地这个战略,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他认为,从襄州进攻兴元府和长安,事倍功半,只会白白耗费鹰扬军的兵力,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覃睿明确指出,刘鼎想要一统天下,应该从襄州、寿州、扬州等三个方向同时攻略中原,率先攻取山东、河南等地,然后再攻取洛阳、潼关,最后进入关中,然后再从关中进攻四川,而不是从襄州直接进攻四川。他举例说,秦、汉、以及本朝,都是从关中进入西川的,没有人倒过来可以成功。

    说真的,刘鼎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虽然襄州到兴元府都是些山地,但是他认为这些山地是可以克服的,山地部队的建立,就是准备克服这个困难的。在他的印象中,当初刘邓大军,也是从东面进入的。但是,覃睿久在山南东道、山南西道任职,对这里的山区道路非常的熟悉,他列举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让艾飞雨陷入了沉思。

    几个人初步分析了一下,觉得覃睿的建言书是有道理的,鹰扬军从东向西进攻,的确事倍功半,最后可能白白付出了代价,却什么成果都捞不到。事实上,谁都知道,从襄州出进攻长安。的确没有从潼关直接进入长安来的方便快捷。但是,要从潼关进入长安,前提是打败秦宗权和朱温,这个任务太重了。

    覃睿这个建议本来也没有什么,他对鹰扬军的战略是一次修正,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次脱颖而出地机会,然而,覃睿的最后一句话,才是最要命的,也是引刘鼎等人闭关的基本原因。

    “则九五之尊远矣。”

    这是建言书的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等于是完全剥夺了之前的伪装,裸地表明了刘鼎的目的。覃睿也明确的表示。他是从一统天下的角度来建言的,而不是从“奉天子”的方向来阐述地。如果刘鼎要做大唐的“忠臣”,根本不要考虑他的建议,如果刘鼎想要重新开创一个皇朝,就应该听从他的建议。不得不说。如此裸的语句,实在是太直接,太大胆了。

    一直以来,鹰扬军地高层都心照不宣,从来没有提及到一统天下这样的目标,“奉天子”的策略实行的是很好的,至少在表面上,鹰扬军是遵从朝廷的诏令的。例如这次朝廷的诏令,激起了鹰扬军全军上下无比地怒火,但是他们还是比较委婉的拒绝的,而且针对的都是杨复恭,而不是皇帝李俨。

    但是覃睿的这份建言。撕破了最后地一层窗户纸。直接命中了要害。他完全将李俨抛弃了,直言不讳地将刘鼎推到了九五之尊的地位。如果说之前鹰扬军是从“奉天子。

第343章 三伏天(4)-->>(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