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三个什么Germany的专家一直住在这儿吗?管吃管喝的。
是,金盛现在是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不足,但是我们发展靠自己。
腰板儿挺的直溜啊!
这不是,张小北之前有一天见周睿的时候,周睿还说了,集团现在计划增能扩容,计划把所有的矿井都搞成综合采掘呢!
总投资下来,六个矿,连技术装备带人员学习培训下来,一个矿至少一个多Y的投资。
这叫手笔。
要知道这个账可不是这么算呢,一个矿一个多Y,六个矿,六七个Y?
错了!
这采煤方法改革要干下来,时间得耽误半年呢啊!
半年以内没产量,就在这大好的时候。
三四百万吨产量,平均一吨不多算,600块钱。
这是多少?20多个Y啊!
还得给大家发上工资,交上保险。
里里外外算上,多少钱?自己加法不错,脑细胞不在乎那几个的,算一算。
当然了,这个事儿现在还在方案研讨阶段,但据说是2008年一开年,就要开始干了。
不过似乎,张小北又想到了什么。
对,是想到了张德茹处长所说的“雷霆手段”。
看来,这大型国有企业也即将面临着改制啊。
原有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已经有点不相符合了,各种弊端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
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与时俱进。
社会发展了,经济进步了,体制和机制一样要跟的上,否则会落后的。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不能老让GJ承担无限责任。
直到这时,张小北才对孔清荣同志的那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争取把把金盛集团做成一个更成功的典型案例,给我们唐省的煤炭经济和社会经济蹚出一条好路子。”
是的,尽管金盛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金盛集团的高层,尤其是刘向波董事局主席,已经从高度战略上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精准定位。
连续几年了,都不分红,一直想要发展生产技术,建设人才队伍,承担社会责任。
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