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因为我太熟悉这些了。

    挖野菜,其实多应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之时。冬天野菜不多,挖野菜的人也少。冬天有什么野菜?我最熟悉、在我们那个大山里野多的,就属荠菜和青蒿了。

    荠菜和青蒿都是越冬野蔬,虽然被严寒冻得墨绿、铁青,可仍然顽强地生活;而且它们很聪明,一般是躲在挡风向阳处,任你天寒地冻,都是生机勃勃,更别说这个时候并不太冷了;当然,针对个体情况而言,我们那个大山的情况又不同,其山脚处、山腰处、山顶处,海拨度和气温各不相同,野菜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

    这两种野菜中,荠菜更是稀罕,到得冬天,有的竟还顶着些小小的白花、花蕾与寒冬抗争。但我却知道,这些花其实还是在十月小阳春的时候,就已经长成,甚至经历整个冬天而不败谢,直到春天到来时,还要次第开放。在我看来,在数九严寒天气还能够有花的野菜,怕也只有这种了。

    我曾经读过台湾美食家周芬娜女士在三联书店出版的《品味传奇》,那中间就这么说过:“荠菜是江南特有的野菜,有一股特有的鲜味儿。它是野菜中的报春菜,通常长在向阳的河埂上或树林下,经年常绿,经冬不凋。立春一过它就长出新芽,白花开满枝头,将荠菜花摘下炒蛋,也是江南的可口小菜。”

    应该说,周女士对荠菜生长的观察还是比较细致的,“经冬不凋”就是一证,因为城市里有不少在农村长大的人,但他们往往还不知道荠菜能越冬,也不知道冬天还能挖野菜呢。只是,周女士以为荠菜是江南特有的野菜,却是有所疏忽的。《品味传奇》中描写的都是江南的美食和与之相关的名人,也许是周女士到江北的时间不多,又或对江南有所偏爱,也就这般想当然地作此评价了。

    事实上,并非是如此的。我就清楚地记得,6游就有诗句,却是“冻荠此际值千金”。这其中当然有典故,但却是从另一个度角也说明,6放翁也是知道有“冻荠”的。冬天的荠菜虽然被冻成铁青

第四十五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