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在公社做文书,见过钱、粮的大场面,就嘲笑郭大海道:“那你明天就去民政局,说自己是赵兴东,来领补助,人家一看你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说不定就把钱给你咧。”
郭大海听了这话一琢磨,已经明白原委,骂道:“你个***,敢笑话俺没见过世面,这村里头大家都相互认识,领东西签个名字、按个手印当然就行咧。在县上领东西谁也不认识谁,肯定手续麻烦,对不对兴东?”
赵兴东也装出来了兴致的样子,冲着郭大海一挑大拇指:“行呀,今天劳动委员也脑子开窍咧,这么深奥的问题都能想通。你说对咧,这县上领东西是只认凭证,不认人。”原来这郭大海学习比较差,大家常在这方面开他的玩笑,弄的他跟弱智似的,其实这人就是学习不好,在其他方面头脑很清楚。
郭大海冲着赵兴东的大脑袋就来了一巴掌,嘴里嚷嚷道:“这是个啥狗屁问题嘛,还用俺脑子想,以前就见过你拿啥《优待证》,肯定是用它当凭据领钱的,对不对?”
赵兴东显的有些不服气说道:“你拿《优待证》能把钱领出来,俺这“赵”字就倒着写。”
旁边几个学生也纷纷说道:“光拿《优待证》把钱领出来,那要是《优待证》丢咧,可就麻烦咧,应该还有啥别的凭据。”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成利峰大脑也在迅运转,以他在父亲那里的见识,他推断这个别的凭证应该是印章。不过心中已经隐隐有了某种想法,所以他没有再说话。
郭大海没有成利峰那么多见识,想不出来还需要什么凭证,就问道:“兴东,那你说说还要啥凭据,俺这老粗也好长长见识嘛。”
赵兴东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盘算着,如果成利峰出言制止自己继续说,那肯定他已经知道这另外的凭据就是印章,如果他不说话,那就很难判断了,自己就需要当众说出来,点醒他。当然最理想的是成利峰自己猜出来。
正在赵兴东思考的时候,郭大海忍不住了,说道:“咋还不敢说咧,怕俺把你抢咧?没有看出来,你头这么大,心眼还挺细的嘛。”赵兴东的大脑袋常被大家拿出来开玩笑。
这下赵兴东有些尴尬了,一看成利峰半天都不言语,只好自己说道:“光拿《优待证》肯定不行,还要……”
“停,兴东,这话还是不要说咧,怕不安全。”成利峰在旁边插言道。
听到这家伙终于了话,赵兴东一阵轻松,也就顺势不说了。郭大海等人也随即想到上次的盗窃案还没有破,也就不好再多问了,大家又聊起了下午放学都干什么来,有说去同学家玩的,有说去县城逛逛的,郭大海饿的前心贴后心,放学当然是要先回家了。成利峰就下午先睡一觉,等日头落山了再回家。(成利峰不急着回家,一来家离的近,二来他有自行车,三来回家早可能要干活,所以每到周六下午他总是磨蹭到很晚才走。)
成利峰说要晚一点回家,使得赵兴东心里一宽。然后就说自己下午要去写黑板报,大家听了一齐打趣赵兴东,说他下午怎么不去学英语了,因为在课余时间他总和贾红梅在一起,赵兴东只得解释贾红梅下午要去亲戚家,黑板报好久都没更换内容了,荻主任对这事又抓的紧,刚好今天下午更新一下。又聊了一会儿大伙就散了。
等下午四点放了学,同学们都急急忙忙收拾东西准备散去,赵兴东给贾红梅安排了一个任务,然后回到宿舍果然看见成利峰在铺位上躺着大睡,就拿着粉笔去校外写黑板报了。
估计有一个多小时,赵兴东写完了黑板报,跟小卖部的人告了别,回到宿舍。这时宿舍里只有成利峰一个了,也
第二十八章 挖坑设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