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惊天喜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学就可惜咧。把心放到肚子里,叔替你把上学的事安排好,快起来,快起来”。赵兴东被扶了起来,满脸的笑意,“叔,俺还不知道你的高姓大名呢,这1ooo块钱俺带在身上不方便,您先帮我保存着。”说着把手伸进怀中,做出掏钱状。

    实际上赵兴东现在还有些不相信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怀疑这个人是贪自己的1ooo元钱,于是做出试探,如果他伸手接这个钱,那就是骗子。自己也就不用再理他,拿上自己的钱,回家继续放羊算了。

    看着这人伸过来的大手,赵兴东一阵失望,钱还没掏出来呢,他也太急了吧。出乎意料的是,那只大手拉住了自己掏钱的手,“娃呀,叔要是拿了你的钱,那成啥人了吗?你把这么多钱带在身上也不安全。这样,出了咱落实办的大门,朝东走3个巷子口,就是县人民银行,你自己把钱存好。后天你带上生产队的介绍信,记着一定要把年龄写清楚,来寻我就行了。哦,叔叫林强,你就叫林叔吧”。

    这下赵兴东信了,天上真有馅饼往下掉啊,“林叔,俺后天一定到,谢谢林叔,那我先去存钱咧。”“快去,快去,中午银行要下班呢,抓紧时间。”

    赵兴东赶到银行,存了9oo元,然后拿了1oo多块,准备请林强吃饭。赵兴东幼年苦难的人生经历,使他早早洞悉了人间的冷暖,再加上熟读《三国》、《水浒》,使他的心智开启的很早,大大的脑袋,又是他高智商的保障。所以赵兴东现在的行为举动、见识思想都过了很多成年人。

    等赶到落实办,林强已经下班走了,看门的老汉也说不清他家的地址。算了,看来这林叔是真看上自己这个人了,并不贪图自己什么,真是好人啊,不管他了,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吧。赵兴东来到县食堂,付出了一角六分和四两粮票后,又等了半小时,才吃到一碗面。边吃赵兴东边想,这次回去最要紧的是开介绍信,关键是年龄要写小一点,这样自己就能多领国家的补助了,写的太小也不成,太假了没人信,就往小写一岁吧。多领一年的18块,可就是216块啊。这次可要给村支书一大笔好处,全村的户籍就在他管的帐本里记着,他笔头一拐,自己可就白捡2oo多块钱呢。赵兴东决定下午给村支书买5o元的东西,哪知这个决定,差点把赵兴东给累死。原来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国家搞的是供给制,买面要粮票,买油要油票,还有什么布票、肉票、烟票、糖票、肥皂票、自行车票,可以这么讲,除了买人不要票,几乎没有不要票的东西。最后赵兴东把县城转了个遍,才买了不到1o元的东西,看着天色不早了,把赵兴东急的满头大汗。

    看着焦急的赵兴东,县百货商场的售货员田翠蛾心中一喜,看来这个农村小伙子是有钱花不出去,自己有必要帮助他一下,为人民服务嘛。

    “哎,小伙子,小伙子,叫你呢,就是你,就是你,别乱瞧,过来过来。”

    一脸诧异的赵兴东回过头,看见一个身穿蓝色工作服,2o岁左右,扎着两只小辫的营业员正向自己挥手呢,这姑娘体态丰满,一看就是城里娃,(农村姑娘营养都差,又在长身体,没多大可能长的丰满。)人长的端正漂亮,白白净净的,脸上白里透红,可不是农村姑娘那种长期被阳光照射,表皮充血的红,而是自然的红晕。姑娘举手投足之间,散出一种魅力,赵兴东年轻的心弦被她拨动了,愣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

    **********************************************************************

    作者语:有人说了,我也读过《三国》、《水浒》,怎么就没长学问呢?赵兴东一读就心智大开,说不通啊。我只能说,咱们普通人读书主要是看热闹,而有成就的人是边琢磨边看。要不怎么说皇太极就靠读《三国》打下满清半壁江山呢?主席他老人家晚年时,捧着《水浒》也手不释卷。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