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意外之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一笔巨款啊。尤其这件事带给他一个经验,如果对别人凶狠,那别人就会怕自己。“呸,呸”赵兴东又对着手指吐了两口唾沫,再一次数起钱来,油灯微弱的火光,映在赵兴东的脸上,透出了几分狰狞。

    第二天,赵兴东把母亲去世,妹妹送人的消息告诉了村支书,支书到也没表现出惊讶,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本来支书还想说两句节哀顺便的场面话,可看着赵兴东怎么也没有需要节哀的意思,也就没有再浪费唾沫了。

    草草安葬了母亲,赵兴东又当起羊倌来,可村民明显感觉到这个羊倌翻身解放了。羊倌不仅一改往日慢声细语的习惯,变的粗声大气,而且常常怒目注视着过去欺负过他的人,瞪的这些人赶紧底下头,灰溜溜的走开。羊倌甚至有时来到人群中,会突然大声唱几句样板戏,沙哑的声音、古怪的曲调,听的大家猛一下起一身鸡皮疙瘩。赵兴东觉的当家做主人的感觉真好,经常跑到村中心大喊几十遍,“粉碎‘四人帮’万岁!”“打倒万恶的‘四人帮’!”,喊声只能用响彻云霄来形容,幸好当时的主旋律是营养不良,否则按21世纪国人的体质,那一嗓子顿时就能诱几例心脑血管急诊。最后无奈的大伙只得求村支书出面,这才遏制了羊倌杀人于无形的手段。

    1979年元旦过后的某一天,公社来人捎话,让赵兴东带着户口本、村里的介绍信、平反书,三天后去县里落实政策办公室,说是有好事。那时广大农村有户口但没本,生产队有个帐本记录着全村的户籍情况,最后赵兴东到公社派出所开了个户籍证明,然后拿着介绍信、平反书步行去了县里。

    进了落实政策办公室的房门,赵兴东愣住了,工作人员还没来,但大舅、二舅却在房中坐着。大舅看见他进来了,急忙上前道:“东娃呀,你看你娘刚去世,你爹又不在了,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这次落实政策给你爹补一些工资,我和你二舅商量了一下,决定受点累,暂时帮你管上。你还小,这么多钱让你拿着,万一有点闪失,那俺俩咋对的起你娘呢?等你娶媳妇的时候,咱再把这钱拿出来用,你看中不?”大舅一脸真诚的说着,二舅也在旁边点头附和着。

    原来这两个老东西是在打补工资的主意,赵兴东脑中迅盘算了一下,决定分而击之。他不理会大舅,笑脸迎上二舅,把二舅扶到椅子上坐好,嘴里念叨着:“二舅呀,你来了就好,落实政策这些事俺也不懂,你给拿主意好了”。说完转身冷冷对着大舅。

    “大舅俺跟你有仇!”

    “咋有仇了?”

    “当年要不是你出主意,俺娘也不会把弟妹们送人,现在俺一家子不得团圆,都怨你,俺跟你没完!”赵兴东说完大步上前,一把揪住大舅的衣襟,挥拳就打。

    大舅架住赵兴东的拳头,嘴里辩解道:“这怨不得俺呀,你娘养不活你们兄妹四个,才找我商量,要是你娘不同意,我出什么主意那也没用啊。”

    “俺不管,谁出的主意,俺就打谁!”说完一个右直拳奔了过来,这次大舅没挡住,顿时成了乌眼鸡。

    二舅这时才明白过来,原来自从老赵被判刑后,二舅已经与赵家断绝来往了,上个月赵兴东埋他娘,二舅都没参与。听到姐夫落实政策要补一笔钱,二舅动了心思,本来担心赵兴东给自己难堪,就撺掇着老大一起来,也好分一杯羹。当外甥热情的招呼自己时,二舅有些意外,可听到赵兴东刚才的话,二舅全明白了,原来外甥是怨恨老大拆散了他一家人啊。“活该,这老大平时虚情假意,给亲戚帮忙都凭一张嘴,从来没有出过钱、出过力,今天被东娃教训一顿,真是报应。哎,早知道这样,就不拉老大一起来了。还是赶快把老大弄走,这一下姐夫补的工资,不都全归自己了吗?”二舅拿定主意,站起来拉住赵兴东的拳头,对他说道:“东娃,不能对长辈动手,折寿呢,快停快停”。一边拉开外甥,一边对着大舅说道:

    “大哥,你也真是,大

第二章 意外之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