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饭吃?学生听说……”
吴言之洋洋洒洒,看似轻松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尽力地拖延着用刑地时间,只是他自己也知道这番疑问虽有一定说服力,对方却还是很容易反驳地。因此一边说,一边迅地搜索着可供说服的其他例子。
一时间,堂上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偏偏他地问题又问的刁钻,不能用离题这一明目来斥责,当着堂外百姓地面。这位比崔推官更要面子的谢推官,心中虽气的大骂刁民,口舌之上却还要装作公正,既要把话说的漂亮,又要达到反驳的目地,硬生生地废了很多脑细胞。
不过他也既能做到这个位置,自然也是聪明人,而且只要他抓住了苦主指认、证人一口咬定,以及物证齐全这三点,其他的旁支节末处理起来便轻松多了。
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不管哪个有理,终究比不得证据重要。而且他又谨慎地避免让吴言之抓住言语上的漏洞,不多时,情形又倒了回来,准备用刑了。
范小鱼在堂外只急的频频握拳,范通一进城后她就立刻让他去调查苦主的家,可对于这种事情,范通本来就不擅长,时间又紧迫,这一个办法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正在着急,只听“咚咚咚……”的击鼓声,又有人来报案了。
谢推官眉头一皱,招过旁边的小吏,让他去解决。可小吏没一会就回来了,附耳在他身边嘀咕,谢推官一惊,忙叫来人上堂。来的是个管家,一个四品大人的管家,报说就在方才府中突然遭了贼,失了好几样古董,却莫名地多了几样珠宝,呈上来一看,这几样珠宝正是前几日其他苦主报失之物。
看热闹地百姓们一听这件事,私下里顿时乐了,你说堂上地大老爷前一刻还在说已经抓到了江洋大盗,可后一刻那江洋大盗怎么又出现了呢?而且还改成光天化日、公然作案,这不是打大人的巴掌是什么?
但不管上面地谢推官以及下头的百姓们怎么想,吴言之却明白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当下立刻慷慨陈辞,赶紧利用这个事件为众人辩护。
谢推官一案未了又添一案,一头是之前正在审的案子代表律师喊冤,一头是新来的高官家管家要求缉盗,一个头立时两个大起来。
可事情还没完,不过片刻,
第一百六十六章 案中又来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