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把东方红给拉住了,“东方哥哥,那你明天可要给我一个大一点的红包。”

    “红包?”东方红愣了愣,“我为什么要给你红包啊。”

    “你是我哥哥啊。\明天爷爷和伯伯都会给你红包,你当然要给我和路路红包了。”林柔可气坏了,“你都没有准备吗?”

    “有,当然有准备了。”东方红脸色也转变得快,让铁军在旁边佩服不已,“我都包好了红包了,你和路路都有的。

    对于红包。东方红就琢磨着。是不是按照沿海省地那个利市标准来包红包了。按照那个标准,一般都是一块钱一个红包。不过,这个林柔是自己的妹妹,包两块钱好了。

    想着想着,东方红差点就笑出声来了,赶紧掉过头,不让林柔看到。

    其实,京城里的过桥米线味道还是挺好的,就是便宜了点。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地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童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地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由汤、片和米线、佐料三部分组成。吃时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鸡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将鸡、鸭、排骨、猪筒子骨等熬出的汤舀入碗内端上桌备用。此时滚汤被厚厚的一层油盖住不冒气,但食客千万不可先喝汤,以免烫伤。要先把鸽鸡磕入碗内,接着把生鱼片、生肉片、鸡肉、猪肝、腰花、鱿鱼、海参、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轻轻拨动,好让生肉烫熟。然后放入香料、叉烧等熟肉,再加入豌豆类、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线,最后加入酱油、辣子油。吃起来味道特别浓郁鲜美,营养非常丰富,常常令国内外食客赞不绝口。****过桥米线集中地体现了滇菜而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东方红就带着林柔和铁军赶到了一家过桥米线店里,因为东方红对过桥米线比较爱好,倒是来过几次。

    初次吃过桥米线的人很容易闹出笑话来,鸡汤是滚烫地,由于表面有一层鸡油,一点热气也没有,初食往往误认为汤

第三五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