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我看在我们井头镇也可以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小伙子倒是从大道理说到小道理,从理论说到实际,说到了点子上了。看来,华夏人民大学还真是个出人才的学院啊。
“我是省农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我就从专业角度来谈谈吧。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的基层干部大多数不懂农业技术,这也是制约我们井头镇展的一大瓶颈所在。”这话一说,刘有才就坐不住了,说:“哎,你这个同志,这个话不能这么说呢?我们井头镇的干部可都是在农村长大的人占多数,不能说他们不懂农业技术吧。
这个农学院的年轻人长得高高瘦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很文静,可说起话来却是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
“那我请问一下刘镇长,您认为自己懂农业技术吗?”这个年轻人叫孙。
刘有才晃了晃脑袋,有些得意地说:“你问吧,农田里的活,无论是耕还是耙,还真没有我不会的。”
孙哈哈一笑:“刘镇长,听您这么一说,我认为您充其量是一个技术不过关的农民,而且思想观念特别落后。”
“你说啥啊,我怎么技术不过关了?”刘有才这下急了,有些爆走的倾向。
“那我问您,我们现在的杂交水稻平均每棵的单穗重是多少?每公顷又是多少穗呢?”孙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刘有才听了半响说不出话来。
东方红看刘有才为难的样子,就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刘镇长可能一下子记不起来了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水稻的单穗重平均应该是在五克左右,一公顷应该是二百七十万穗吧。当然,这是指最新的杂交水稻品种,如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共商发展大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