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六十二章打糍粑(1/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桂兰赞同的点点头。

    一斤余香米就要二十块呢,要是做来的饵块粑不好吃,丢了多可惜,因此在做之前,还要请教一些行家张升才行,堂哥做了好几年的这个生意,对打饵块粑的大米肯定门清,所以去问问他准没错。

    随后张峰带了五升糯米,大约三十来斤,准备做些糯米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糯米糍,这东西大江南北几乎都有,形势各式各样,吃法也各不相同,但味道都是一样的好,都非常受大家的喜爱。

    当张峰背着糯米来到堂哥家的时候

    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全都是听到消息后赶来的,大家脚边都放着一袋袋大米,正在等着排队称重。

    “哟,小峰你也来了!”

    “小峰你家就打这么点米??怕还没三十斤吧?”

    “差不多吧,我舀了五升呢!”

    大家看到张峰都笑着打招呼,张峰也笑着回应。

    升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容器,确实非常古老,因为现在村里都很少有人家还会用到这种古董,但在十多年前,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东西,那时候大家借个粮,也都用它来做容器,比如今天我借你家一升米,过几天再还你家一升。

    这样的事情在张峰小时候还比较常见,但自从大家生活变好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借粮的事情。

    现在大家的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吃都吃不完,甚至有些人家的粮仓里还有十年前的谷子呢,这可不是开玩笑,前段时间村里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村里三太婆家的大米因为存放太久,当发现的时候已经发黄快要腐烂,最后只能用来喂猪,老人痛惜的几天没吃下饭。

    当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后,年轻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存了十年的大米,那真是太恐怖,只有村里的老人叹息一声,因为他们都知道三太婆的想法。

    对老一辈的农民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生命,存放这么多粮食是因为饿怕了,想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村里的老人们依旧还心有余悸,担心再次来那么一次,于是大家都使劲的往粮仓里存粮

第九百六十二章打糍粑(1/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