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全力为阿满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葬礼。黎杰和陈锋在村里呆了几天,一直陪着他母亲。这几天来,黎杰心里的感动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他不仅为全村人的质朴、善良感动,更为阿满母亲的深明大义感动。
陈锋的假期就要到了,他马上就得动身回部队。黎杰却还想留下来呆几天,他想自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临走前,陈锋告诉黎杰,阿满母亲的善后工作以后还会专门有人来做的,他只是负责把骨灰盒送回来,同时他还给了黎杰一个电话号码,说以后如果想找他,可以试着打这个电话。
在阿满骨灰下葬的第二天,陈锋就告别了大家,踏上了归途。在他动身离开前,又特意来到阿满的坟前,默默地在那站了将近个把小时。黎杰交代大家都不要去打搅他,因为他知道,这是战友之间、兄弟之间的最后诀别。陈锋他们的工作所包含的危险黎杰是知道的,今天不知明天还在不在,也许这一去,陈锋再也不会有机会回来。这让黎杰心里酸酸的,有种想哭的感觉。
陈锋一走,黎杰就去找村支书王闻义,他决定以母亲的名义在村里捐一座希望小学。这几天,他对村里的情况有了个初步的了解,知道村里只有两间近乎倒塌的校舍,四个年纪、五十几个孩子就挤在这两间房里,两个民办老师就是本村人,半耕半教的。曾经有师范毕业生来过这里,但是看到这里校舍的条件这么差,就辞职走了。
黎杰在这之前已经和母亲在电话里谈好了这事,母亲很痛快就答应了。现在要做的是与村里人及镇领导尽快协商好,资金是很快能到位的。
黎杰算算自己的假期也快到了,就给程平打了电话,让他去学生处给自己请假,最好是再延长一个月。程平搞这个是老手了,加之校长电话的积威犹在,学生处长很痛快就答应了。
有了时间,黎杰就放下手来搞希望小学的事。对于这件事,村里人和王支书是感激涕零,鼎力支持的,但在镇上却出了点问题。某位镇领导说在我们这里捐希望小学我们很赞成,但是必须把资金放在镇里,由镇政府统筹安排。
黎杰一千个不答应,他知道如果这样做,那笔资金就成了肉包子打狗了。因为他从王支书那里了解到,这么穷一个村,以往从来没有见到过扶贫款,这肯定是不正常的。国家每年都有扶贫款下来,可能是给镇里某些人挪做他用了,现在把建学校的资金放在镇里,很可能就会泡了水去。所以他坚持把钱放在村里,由村里选出专门的代表进行保管支配,直到把学校建起来。
如此一来就费了不少的周折,黎杰成天就在村里和镇里之间跑来跑去,有时候还少不了给某位领导请请客、送送礼。黎杰觉得这真是一种黑色幽默,自己来做好事还得走后门,拉关系。要不是看在烈士和村里乡亲们的份上,按黎杰的以往的性子,早就跑没影了。
等到事情基本办完后,已是将近一个月。黎杰的假期快到了,就打算回学校。走之前,黎杰又向王支书交代了一些事情。他还在支书手里留下了一笔钱,作为阿满母亲以后的生活开支。支书开始不要,说全村供养一个老太太还是没问题的,不能再花黎杰的钱了,后来在黎杰的坚持下,王支书才收下了。
临走之前,黎杰象陈锋一样来到阿满的坟墓前告了别。然后向阿满妈妈及王支书辞行。当晚他就坐上了到成都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