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死为君主生而且绝不违抗。如此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赢利恍然道:“原来如此。”他环顾四周高声道:“以后公孙先生的这番良言就是我大秦国政务的最终目标。”
众臣齐声说是。
任清璇于这时插口道:“公孙先生文滔武略世间少有。赢翎佩服请问先生我秦国如今应该如何才能强盛展以求争霸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这话明里询问实则是暗探关键。公孙圣的才华以让折服若公孙圣支持伐蜀说明公孙圣虽得文章举荐但并未成为文章一党可以拉拢。若是支持伐吴表明公孙圣以和文章已经同流合污就必须采取措施。
公孙圣道:“欲求争霸天下先要与吴相斗。只是……以秦国目前的实力要想对抗吴国实在是不智、昏庸之举。所谓致胜之道当避强取弱逐渐蚕食小国累积而进。如此我秦国必有一日可与吴国一较长短。”
任清璇大喜:“公孙先生果然高瞻远瞩本将赞同。”公孙圣此话虽是无心但经历过昨天朝会的人都可以听出有骂文章的意思。
由此可见公孙圣是由文章举荐不假但还没有被他收入自己的派系之内。
云飞扬道:“那么以先生之见我秦国因蚕食何地为好?”
公孙圣傲然道:“自然是南方蜀地在下早年游历天下抵达过蜀地。那里文化落后科技底下且并不齐心。看似不值得耗费兵力、财礼实则不然。其一、蜀地百姓常年登山涉水膂力过人个个都是难得的勇士、力士若将他们征服可用来补充兵力。其二、蜀地山险秦国若能将蜀地连接即可组成一道由北至南的天然屏障以此抵御外敌即便吴国有雄兵五十万也未必奈何得了我们。其三、在将来对吴中我们可以联合三晋一起攻吴。到时我军可以出武关攻吴宛城也可出上庸攻攻吴樊城更可出东川攻吴郢都。届时我军可选三条进攻路线而吴国却不得不分兵应对我军的三条路线。如此我军可大战便宜。”
公孙圣恳求道:“大王攻取蜀地我秦国以后进可攻退能守在战略上将完全立于不败之地。伐蜀一战关系重大请大王三思。”
赢利哈哈大笑:“与君一席话寡人疑难全消。先生放心寡人以命王妹为三军统帅功略蜀地。”
公孙圣提醒道:“大王不可小视蜀人他们实力是不如我秦国。可他们占据地利熟悉山道最好是出动大军直接拿下成都招降蜀国。否则费时费力还使得我军难以前行。”
这时赢利对公孙圣只有信服二话不说立刻恩准。
任清璇见秦国得此大才面露欣喜之色。
文章在一旁如枯木一般神色不变在心中却是狂喜:“你实力越强就越引起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