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起眼的小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去了,胸有大志的人总希望有人欣赏或钦佩。杨巨源字子渊,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广元西南)人,祖籍成都,自小即有大志,善骑射,文则熟读诸子百家,武则善于骑马射箭。只是流年不济,先是参加科举,屡次不中,改考武举,又不中。空有一身才学和本领无处施展,他父亲的好友刘光祖在知夔州时,惊异其才,向四川总领陈晔推荐,起用为凤州堡子原仓官。后分差鱼关粮料院,再至合江仓。

    除掉这么大的祸害,并非易事,风险极大,非有一班志同道合的勇士才行。二人商量,各自联络忠义之人,共襄大事。联络的人务必做到这几点:身手敏捷,有能力搏击的,性格豪爽讲义气的,对吴曦投深恶痛绝的。

    游奕军统领张林力大无穷,能挽两石弓,队将朱邦宁,身长六尺,勇力过人,这两个人平日都有功劳,却得不到奖赏,都痛恨吴曦任人惟亲,用人惟财。平日里,杨巨源喜欢四处行走,动辄骑马射箭,喜欢结交朋友,为人又仗义疏财,在江湖中颇有名气。朱邦宁就驻扎在合江,二人本就谈得来,一拍即合,张林驻扎在罝口,经朱邦宁介绍,也同意举事,经赵贵联络社会上忠义人朱福、陈安、傅桧等人,也愿意加入杨巨源的队伍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开禧三年(1207年)的春天到来了。正月初二,天空灰蒙蒙的,鹅毛大雪伴随着凛烈的寒风,铺天盖地而来,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兴州东南接官亭镇正中,有一个不小的宅院,一个青年将军下马推门走了进去。少爷回来了,管家迎了上来,接过缰绳。

    这就是兴州中军正将李好义,闻听老父亲李定一身体不好,刚从西和州(今甘肃省西和西南)青坊赶回。

    走进东院,老父老母围炉向火,在炉火的照耀下,脸膛泛着红光。

    爹,你这不是好好的吗?干嘛着急忙慌地叫我回来。

    母亲麦氏拉了他一下,坐下,慢慢说。

    坐下来,四处看看,还是家里好啊,外面冰冻三尺,这里温暖如春,让人觉得舒服和安逸。

    让你回来干什么?你在西和前沿有什么用?为金贼站岗放哨?还是准备攻打大宋?这是助纣为虐,懂吗?

    那我有什么办法?一个小小正将,手下的兵卒不满两千?能公开与老贼对着干嘛,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老人激动了,那也比现在这样强!要是当年老子遇上这事,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起眼的小人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