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 意 和 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如坚守,与淮南俱存亡。”前两天,邱仲卿专门请示:从金军反攻后,宣抚司只收笼兵力三万余人,泗州孤立,万一金人南出清河口及犯天长等城,则首尾中断,腹背受敌,因此,建议弃守泗州,屯军于盱眙军。机速房人员经过商议,觉得有道理,回复照准。

    刘璘从私人渠道,得知这样一件事,觉得非同小可,特意报告给平章王。

    有个自北方来的人到扬州大营找邱宣抚,叫韩元靖,自称是韩琦五世孙,问他来此的缘故,回答:“宋向北用兵,金国大臣皆说是韩太师的主意,如今相州韩氏宗族坟墓即将不保,所以来请太师罢兵。”与他谈了好一会,才得知金军流露出议和之意。为搞清此人说的真假,派人护送北归。韩元靖再次回来,拿出金河南行台的公文纸,邱准备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就派王文采持宣抚使司带着文书币前去汴京。王文采带回了金元帅布散揆的书信,确有和解之意。

    前日,邱帅又派人送信给李石章。李石章拿不定主意,又与我商量。邱帅说:“金人愿意和解,要我们也拿出诚意。”

    昨日,邱宗卿向皇上密奏,请求朝廷移书金廷,希望继续执行以往的盟约,又说金人认定韩平章侂胄为战事主谋,如果要移送国书,应回答已免除韩的职衔。

    听到这里,韩侂胄怒发冲冠,喊来中书舍人:“你去将李石章给我找来。”

    李石章来了,说明原委,表明他的态度。“前朝张浚以讨贼复仇为己任,隆兴初年,北伐条件未为成熟,也只能以和为权宜之计。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不必固守一策。”

    韩侂胄气愤地说:“只要是为了大宋,策略可以。但是邱仲卿为何不先与我说,目中无人,还要办我的事。本势大了,我这就禀告皇上,让他给我滚蛋。”

    李石章忙劝道:“平章王,国家危急时刻,最好不要动不动就换人。况且,邱帅素有威望。”

    韩侂胄变色道:“有威望怎么啦,我就不信,普天之下,离开他姓邱的就不行?”

    李石章无话可说,默然走开。

    刘璘柔和地说,“平原王,邱忡卿的做法也确实不妥,不过议和也不失为可行之策。大敌当前,惧怕和硬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除了勇敢面对和沉着应付,还需要相应的智慧,以及灵活的变通。现在这样打下去,结果如何,难以预测。那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通过议和来缓和局面,争取时间,再寻良机。”

    韩侂胄想了一会,“子玉的想法可以考虑。但派谁为使,是个问题。”

    “既然众多朝臣都希望和,就让大家推荐。”

    “那你推荐谁呢?”

    “萧山县丞方信儒,是个沉稳善辩的青年才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