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礼单夺过,走到御阶前,双手捧着递给皇上身边的内侍。
赵之杰看了副使一眼,大声喊道:“我抗议,你们这样做,是违背盟约,是对大金的挑衅。”
韩侂胄不屑地说:“抗议,抗议什么,你金邦野人也配支使我大宋皇帝?你们以为这是中都燕京吗。从今以后,你国国书就由知阁门事转交。”
这时,副使也叫嚷:“我们坚决抗议,这是赤裸裸的挑衅,难道不怕我大金国兴师问罪吗?!”
宋国这边,苏师成出面制止:“叫什么叫,就挑衅了怎么的?!”
“既然如此,我们走!”赵之杰拉着副使转身欲走。
白胡子的陈志善上前劝止,“好啦,赵使臣,不就一个接书吗,何至于两国反目成仇。”
程序再往下走。韩知阁门作为赞仪官高声叫道:
“金贺正旦使臣躬身站立,倾听皇帝陛下致词。”
赵之杰又叫了。“抗议,赞仪官言语不敬,未能为光孝皇帝避讳。”
两国早有约定,在外交中,要互为对方皇帝及其尊长者避讳,不能说出写着对方皇帝及其尊长者名字中的任何一个字,遇到其中的字可用其他字代替。金明昌四年(1193年)十一月,章宗派遣自己的老师完颜匡等人使宋贺正旦,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特命完颜匡更名为完颜弼,以示对宋廷的尊重。金当今皇帝完颜璟之父叫完颜允恭,后来追封为光孝皇帝。按照两国互为尊重的礼仪,“恭”字及其它与“恭”字同音的字都属于避讳。赞仪官不应说躬身,改说起身就可以了。
这时,皇帝赵扩讲话了:“金国使臣,请转告大金皇帝陛下。祝贺大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国亦已派使臣往燕京贺正旦,国书和礼品皆有。”
赵之杰还想说话,内侍喊道:“皇上起驾回宫,散朝。”
几天后,就是春节,时光跨进了开禧二年(1206年)。闹元霄看花灯以后,各衙门开始正式办公。
韩侂胄收到吴曦用金牌快马送来的书信。除了表忠心和汇报工作,以外,他郑重请示:北伐金贼,我吴曦愿意为平章王冲在最前面,打头阵。搞北伐,那么就从川陕开始吧,因为金国在陕西方面的防御力量较为薄弱。当然,他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兴州驻紥御前诸军都统司在任命副都统时,最好先跟他通个气。明眼人都看明白,所谓通气,一是让他知道,二是需经他点头。
韩侂胄不禁喜从中来,这个吴曦会办事,有眼力劲,正当他举棋不定时,他来了这么一颗定心丸。好,好,好,看来,让他回四川是对的。便让苏师成找几个人商量一下。不一会,左丞相陈志善、
第二百零七章 陕 西 打 头 阵-->>(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