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多少人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干实事,更令人气馁的是,自己不干,别人干了,不添砖加瓦,评头论足倒也罢了,有的还要指责打击,甚至还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个什么坏毛病,是望人穷,嫉妒,还是自甘堕落?这样闹,叫人还怎么做事?
还说计划北伐这件事,首倡者是韩平章,他是有些私心,若北伐成功了,他能得到什么,官已到顶,爵位几乎最高,顶多是落个好名声而已,收益更多的则是国家和民众。的确,现在北伐条件还不成熟,这么多年下来了,什么时候成熟过,不做又怎么成熟?
事情还没开始,想的不是如何成功,而首先想到失败了怎么办,有哪些恶果,这是什么心理,没有自信心和不怕失败的勇气,又如何取得成功?
想到这些,他有些为韩侂胄担忧,我的韩大人哪,要想取得北伐的胜利确是不那么容易,真可谓任重而道远,不脱几层皮怕是不行啊。
第二天,刘璘对韩侂胄说:平章既然决意兴兵,定欲选好带兵打仗的将帅。可否在岳飞、韩世忠、刘锜的子孙中找一找,看有没有适合的,即便是文官,只要有一身豪气,凭其先祖的威望和名气,也能在军中立足,对金兵造成心理压力。
韩侂胄一想,这还真是个好点子。派人找来苏师成、周云銮和韩仙胄,指示他们:分头行动,立即寻找岳飞、韩世忠、刘锜的后人,凡是习过武的,有抗金复仇愿望的,能带兵打仗的,统统给我带来。
第一个来报告的是苏师成。岳鄂王的孙子岳珂就在镇江户部大军仓任仓官。找他一问,岳飞后代的情况便可知道。
岳飞共有五个儿子。长子岳云,一同冤死在大理寺风波亭;次子岳雷,现已七十三岁,在丹阳培棠养老;三子岳霖,卒于绍熙三年(1192年)十月卒于广州;四子岳震,七十有一,在黄梅县养老;五子岳霆,
六十有九,也在黄梅县养老。岳飞被难时,岳震年仅七岁,岳霆五岁,小哥俩居住在九江庐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传来,家人恐慌,拥其兄弟二人过长江,改姓鄂,潜于黄梅大河之滨,后迁聂家大湾。隆兴元年(1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叩 阍 上 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