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 对 之 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御史王居安得知韩太师锐意用兵,极力劝阻:

    “恢复中原自是美事一件。可是现在军队士卒骄逸,突然让他们出征攻敌,得力的将才极少,国家的财力不够富足,开战以后,万一兵连祸结,久而不胜,奈何?”

    韩侂胄没说什么。侍御史邓友龙支持用兵,上前与他辩论,王居安责问道:

    “请问当今文武官员之中,孰能担任统兵大将?孰是谋划之臣?假如用枢密院官员充当大将谋臣,你能保证他们称职吗?”

    邓友龙无话可答。

    见事未成,朝野尽知,中书决定,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注意保密。王居安上疏皇上劝谏:

    “密谋虽人莫得知,而羽书一驰,中外惶惑。”

    刑部侍郎史弥远派人来通报,欲拜访韩太师,韩侂胄约略知道所来之意,遂招来刘璘,嘱他代为解释。

    史弥远来了,看刘璘在此,欲言又止,韩侂胄对他说:

    同叔莫要见外,光玉是自己人,他读的书多,我的心思他知道,有什么只管说。

    史弥远说,太师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也不是反对北伐,但有些心里话想跟你说,既然刘枢密是自己人,那我就有什么说什么,错的地方请太师和枢密指正。

    韩刘二人点头。

    太师切不要以为,金国内乱频仍,蒙古为患,已达崩溃灭亡的地步。绝不是,金国的财力不比我国弱,兵力仍比我国强。金国是发生了自然灾害,也有内乱,有些地方田地荒芜,但影响不大,蒙古鞑靼人经常骚扰,但他们还不够强大,对金国还没有构成致命的威胁。

    其二,太师切不可以为,我军北伐就会势如破竹,中原豪杰会踴跃归顺,这些都是鬼话。当年刘蕴古的事就是例证。

    刘璘知道。这是孝宗朝初年的事,有个叫刘蕴古的人来投降。刚巧有万余人应募去北方营田,陈康伯、张焘等都表示赞同,让刘蕴古带他们去,史浩却独持异议说:“这一定是奸人来诈降,伎无所使,就借这件事返回金国。”他当即召来刘蕴古,问他说:“樊哙想以十万人横行匈奴,议者均以为可斩,今你得一万乌合之众,有什么作为?”

第一百八十三章 反 对 之 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