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老 而 弥 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只留下些诗词,供后人消遣罢了。

    哪里的话,务观兄的诗不论到何时,读起来都会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说着,拿起书稿,随手一翻,你看:

    白头漫依诗家在,烟雨苍茫独立时。

    壮岁光阴随手过,西风落叶更催诗。

    壮心未许全消尽,衣上征尘杂酒痕。

    行遍天涯身尚健,远游无处不消魂

    特别是这一首。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读了让人心痛难奈,忍不住要落泪。

    这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第二首。第一首是: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在山阴乡下,天气的闷热和心头的煎沸,不能安睡。将晓之际,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以“胡尘”作“泪尽”作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