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就将她送来,而且要将家搬到吴县来。我们兄妹再也不想分开了。
知道这一切,范祖亮面色凝重,略作思考,斟字酌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我对你们兄妹也没做多大的事,不要看得那么重,用不着这么感激涕零,更无须令妹以身相许;其次,令妹才二十出头,既聪明伶俐,又年轻貌美,一定能找个更好的;再次,你告诉令妹,我已三十有余,结婚八年了,还有两个孩子,我们夫妻很恩爱,没有娶妾的念头。
黄建林问:范公子,我知道你当了大官。就想问你一句话,是不是觉得我们是平头百姓,你是世家子弟,现在又金榜题名,我大妹是乐营出身,配不上你?
范祖亮连连摇头:不是,不是,我决没有那个意思。我家祖辈也是种田人,父亲十几年前就辞官,回乡耕种,再说,你父亲也是读书人,你们也读书识字,不是目不识丁的农人。莺莺寄身乐营,属迫不得已,况且她一向洁身自好,卖艺不卖身,品性又好,是个难得的好女子。
黄建林又问:那你就不喜欢我大妹?
喜欢是喜欢,但不是喜欢谁,就是娶谁做老婆。这是两回事。
黄建林张口结舌。
黄老弟,我知道你很为难,你回去说,莺莺也未必信。这样吧,我给她写几句话,你交给她就行了。
黄建林在范府吃了晩饭,休息一夜,次日凌晨,带着范祖亮的信走了。
范祖亮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哪知几月后,却收到黄建林的信,信中曰:那次回去后,我将你说的话一字不漏地给大妹说了,也将你写的信给她看了。大妹整整哭了一夜。又告诉我:对妻子忠贞不二,这样的男人值得爱,我等他五年,五年后,他范祖亮还这么拒绝的话,就找别人嫁了。还有,我家搬到吴县了,离你范府六十里远,大妹也去过你府上了。
信中还有一张,字体娟秀。写道:“范祖亮,我等你五年。”下面是黄莺莺的签名。
范祖亮的心像是让琴弦拨了一下,好个痴情倔犟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