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的队伍相当庞大,调用八万名神臂弓手,可谓声势浩大,不足万人的室韦人迅速撤退,让金兵追都追不上。
完颜宗望很快发现,这北方部族不同于宋,她们是游牧民族,凭借快马,来无影去无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想打败他很难,斩草除根更是毫无可能。
相比南方而言,北方的草原就是一块鸡肋。经过一番较量,女真人认识到靼鞑人的凶悍,便决定让步,与靼鞑人议和,把克伦鲁河下游的土地和七十二个地堡,割让给他们作牧场,让他们放马。边界防线从蒙古高原退到了大兴安岭。
东北是女真人的老巢,不得不保,于是,朝廷将东北路招讨司机构北移,从泰州迁到金山(今吉林白城市西北),增设副招讨二员,驻军从五千人增至一万人,用以加强边御。
至于北方大草原和沙漠戈壁地区,金世宗左思右想,决定借鉴秦长城的做法--修筑界壕,动用二十万民工,在草原和山岗修筑一道几千里的壕沟,用以防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
因此界壕又称金长城、兀术长城,大约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公元1123年)年间,至金章宗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前后竣工,历时七十余年。全长五千五百公里,其中在现我国境内长约四千六百公里。
整个界壕,东起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南经索伦、突泉、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锡林郭勒盟蓝旗,直至阴山河套平原。沿兴安岭经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向西入漠北,至锡林郭勒盟后,再向西南沿着阴山延伸,止于包头市东黄河北岸。另外还修筑外线和复线,外线自额尔古纳河北岸,经满洲里北直到蒙古国;复线从克旗天合园乡至广兴源乡。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还有一小部分在俄罗斯和蒙古。以走向而言,可分为岭北线、北线和南线。
界壕蒙古语称“和日木”,意为“墙”。包括壕堑、界堤、壕堡、边堡等设施。壕堑宽8—10米,深4—5米。界堤分为主堤和副堤,主堤高6—8米,宽8—10米。
第八十七章 界壕挡不住铁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