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知道,这一切都是韩侂胄在皇上背后作的怪,找到赵汝愚:子直,快想办法,给韩侂胄弄个节度使,不然要坏大事。
赵汝愚完全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韩侂胄捣的鬼是可以确定了,但是对这样一个搞阴谋诡计的小人予以提拔,给予那么高的职位,无异于包庇纵容。
小人总归是小人,只要识破了,还能蹦达几时?
气汹汹地说:
“这样的事,我姓赵的办不了,”又反问朱熹:“给了他节度使,他再不满足怎么办?”
是呀,这山巴得那山高,小人之心哪有满足的!
朱熹说得没错。除刘光祖之事是陈启达误打误撞之外,其他六人的变动都是韩侂胄运作的结果。
赵汝愚完全低估了韩侂胄的能量。自内禅以后,赵扩最信任的是两个人。后宫的事听内侍关礼的,朝中的事听韩侂胄的。信任的程度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比如说,皇上每次见太上皇赵惇时,必定要韩侂胄同去,与太上皇搭话都是由韩侂胄来说的。自留正走后,朝廷要提拔官员,尽管中书推荐了,皇帝已经默许,只要韩侂胄说某人不行,皇上就会扣下不批。
一段时间以来,韩侂胄通过忽明忽暗的方法,将与他走得近的人逐步选拔出来。
刘璘由阁门祗侯连升两级,成为阁门司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这里要说明一下,本朝为防止官员专权,在官职设置上重复多设,以便相互牵制。比如在枢密院,应该是枢密院使为一把手,但是不常设,而设知枢密院事,有时两个三个,互不统属;阁门司设三至四名知阁门事,都是正的,有事商量着办,不统一则请示中书或皇上。
经煜堂原来只是刑部侍郎,不足半年,现擢升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
临安知府丁乔安尊重他,帮助他,让营妓马玉芳脱籍,调为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
而这些,韩总是在暗处,办起来不显山不显水。
含朱熹在内,已经有三人劝他,想办法满足韩的心愿,让其远离权力中心。赵汝愚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应对,所以麻烦将接踵而至
第五十五章 龙 争 虎 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