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廿二章 营 救 挚 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吕皓在湖南一个县里当县尉。多方营救陈亮及父兄,怎奈县衙再三推脱。情急之下,上折向皇上申辩。

    在奏折中,吕皓说,汉代有个人犯罪,五十多岁了,还要充军罚配。他没有儿子,于是,十六岁的女孩子提萦,上书朝廷,要求卖身为奴,为父亲赎罪,汉文帝为她的孝心所感动,放了她的父亲。如今,他父兄为乡人诬告下狱,为此,他情愿辞官为其伸冤。大宋素以孝为立朝根本,不要让身逢盛世的七尺男儿,不及几百年前的一个女孩子。

    孝宗皇帝看了奏折,立即让刑部找来案卷,粗略看了一下,扔在一旁,“秀才酒后妄言,何罪之有?”

    就这样,陈亮和吕氏父子在狱中度过两个多月,才得以释放。

    六年之后,陈亮的噩运再次来临。

    一个叫史克良的,曾经在陈亮家帮过工,在永嘉县杀了人,而被杀之人与陈亮父亲发生过矛盾,事后,陈亮还对这个污辱他父亲的人表示不满。于是,被害人家属就将陈亮告上县衙,说陈亮是幕后主使,杀人同谋。陈亮再次入狱。

    此次入狱,不同上次,是事出有因,而知县又是御史中丞吴伯刚的学生。原来,此前,此年春天科举时,吴担任主考官。对这次考试,陈亮抱有很大希望,不料被这个主考官涮了下来。陈亮一向瞧不起见风使舵的吴伯刚,气愤地说,“没想到陈某年近半百,还要受无知小儿的摆弄,不中也罢,本人羞与此等小人为伍。”吴听到此话后,就对陈亮怀恨在心。陈亮被诬下狱,正中下怀。吴伯刚向有关方面打招呼,指使知县严加审讯,企图屈打成招,置陈亮于死地。

    获悉陈亮的遭遇后,辛弃疾虽赋闲乡里,无职无权,仍然想方设法营救。

    否极泰来,一年以后,吴伯刚回乡丁忧,辛弃疾的好友郑汝楷任大理寺少卿,负责诉讼案件的审理核实。

    郑汝楷极爱喝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那时他们均在福州为官,初夏的一天,郑汝楷请辛弃疾去家里品茶。

    郑家的茶室设在书斋里,陈设简朴,干净利落。

    炉子上的水开了。郑汝楷起身提着注水壶,洗茶杯,用茶匙取茶叶,而后倒入少量的水洗茶,泡茶的壶是白色瓷壶。

    郑汝楷对辛弃疾说,你看这水是山泉水,早上让人去挑的。刚冲入开水,茶叶还飘浮在上,这时你既闻不到香味,也喝不出口感,只有静待一会,茶叶逐渐沉底,叶片舒

第廿二章 营 救 挚 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