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拜会老夫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客船吧,却看不到客人,窗户不仅没开,却都用幕布盖得很严,说他是货船吧,又没有高大的船舱,尽管挂着江西安抚使的旗子,又看不到有品级的官员。漕运司官吏上去检查,船上的士兵不让,声称受辛大帅指令,是帅司要的物品。不管你是谁的船,毕竞在南康境内,凭什么不让检查?漕运司的人强行打开船舱,一看全是牛皮。于是,便将船扣下了。

    在当时,牛可是生产和交通中所需重要的牲畜,任何人不得私自宰杀,民间养殖的耕牛如果有病难以治好,要报告县衙,待县衙同意后,才能杀掉,但牛皮必须上交。而运送购买牛皮必须由路级转运司出具公文,才能通行。

    这时候,押船的胥吏拿出了辛弃疾的批条,说明这是淮东军需处要的军用物资。漕运司的人不敢作主,报告朱熹,请知军定夺。朱熹决定:既然手续不全,不符合规定,那就有走私之嫌,不论是谁的条子都不行,没收充公就是。几天后,江西安抚司来了一个推官,手持江西转运使司批文,又有辛弃疾的书信。

    信中告诉他:这船牛皮是淮东军队向江西买的,当时因转运使告假,没有大印,淮东又催得急,就写了个条子。如今,就请朱大人放行吧。

    两天后,辛弃疾带人来南康军。辛朱二人从此相识,以致互相赏识,相交既久、相知亦深。

    关于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谈论人生的理想境界,朱熹对曾子的解答有一段精彩的阐释,让辛弃疾不得不敬佩其学养和胆识。

    当孔子问曾晰的时候,曾将怀中的瑟缓缓放下,站起身从容答道:我希望,在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时节,沐浴着春风,投入江河之中,与天地相亲,洗涤身心,而后,唱着歌,手舞足蹈地回家。

    朱熹说,曾子做的都是些日常事务,没有什么令人眩目的远大理想,但是能做到如此,特别在声色犬马、物欲横流的时代,极其不易。表明

第十九章 拜会老夫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