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梦见慈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多时辰。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他清楚地记得,刚才梦见了父亲。

    范祖亮知道,父亲的那些话是他总结出来的切身体会。

    老人家早年家境贫寒,有时候,吃上顿没下顿,祖父去世早,作为家中长子,他毅然挑起家庭重担。为了照顾弟妹,他忍痛放下书本,耕田种地,直到妹妹出嫁。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他考中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在任内减轻税赋,兴修水利,为地方民众做了不少好事。

    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皇帝锐意收复失地,大举北伐,由于将帅不和,在符离(今安徽宿县)战败,被迫与金议和。在议和之时,宋处于劣势,所定条款对宋过于苛刻。事后,孝宗十分后悔,屡起更改之念,又因河南皇家陵寝地一事,需同金国交涉。乾道六年(1170年),任命起居郎范成大为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出使的主题是请求金归还皇家陵寝之地,孝宗同时交代,要求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的礼仪。范成大希望朝廷将这两条都写进国书,碍于金国势力太大,怕影响关系,孝宗没有同意,只允许口头要求。

    北宋历代帝王的陵墓在河南巩县奉先,此次孝宗希望金朝归还奉先,以便祭祀祖先;以前,金使来宋,递交国书时,金要求宋皇像对待金帝一样,行跪拜礼,双手举过头顶接受,宋朝廷以为有辱帝王形象,往往以种种理由,改由首相代为,孝宗希望此去,与金交涉,改由首相站立接纳。

    显然,这两个要求有极大的难度,敌强我弱,金人一向行为霸道,弄不好,要求一条也达不到,说不定还当场翻脸,扣压不回、丢掉性命也是可能的。弱国无外交。因此,这个祈请国信使是个危险的差使,朝中大臣无人敢去。

    范成大敢做敢当,朝廷既然信任,火海刀山也要闯。在半路上,他把此事写成奏书,夹入国书之内,伺机一同向金国皇

第四章 梦见慈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