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凤道:“我叫杜小凤,准备到私立高中上学的学生。”
“杜小凤!很好听的名字啊1女郎面带笑容地说道。
“是的!我一直都这么认为。”杜小凤心安理得地回答道。
“呵?有没有人说过你很自大呢?”
“我的朋友只告诉我,我是一个内向自闭又软弱的人1
“明天你还会来吗?小朋友?”女郎笑意浓浓地看着他,特别加重后面三字的语气。
“如果没什么意外,应该会来的。大姐姐1杜小凤含笑回答道,同样,也加重后面三字的语气。
就这样,杜小凤认识了张慧芝,他怎样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交上一位大学生朋友,而且是非常漂亮的女学生。^v^其实,交朋友就是这样简单的。
这晚,杜小凤在真悟元经内开始接触真正他要学的实质性东西――奇门篇。
奇门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相学、卜卦等等一些出科学领域所能解释的东西。
杜小凤对这方面较感兴趣,以前也很羡慕那些算卦的先生,对他们未卜先知的本事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其中也包含许多他所不了解的骗局。等现在他切身接触时,越对其中的神秘与深奥所牢牢吸引。
讲到奇门,就不能不说卜卦。卜卦是玄门一学中来源最古老,渊源最长的一门学问。而且历史上也有许多精通此道的名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等。卜卦一学主要由周易演化而来,后来又演变出预言、占梦等等。真悟元经所传卦学类似于周易的梅花易数和纳甲断易的综合,之间有些联系,又有区别。
真悟元经对自己别具一格的卦学起了一个名字――真悟天算。
它以五枚铜钱为卜卦媒介,与传统中的六钱卜挂、三钱卜挂不同。
其先要求的是卦者的灵性,也可以称之为精神力,或者说意境,而传统中的六钱、三钱排盘则过多着重于对卦本身的计算。
真悟元经认为,卜卦,只要习得其中的变化和原理,自然人人都可以卜算,但至于准与不准,却在于卦者灵性的深浅。
至于卜卦时的卦具,也远非象人们想象中那样讲究,如果一个人灵性足够深,即使几片树叶拿在手中,亦可算出天地之变化。
杜小凤对灵性为何物不太了解,心中问道:灵性是什么?灵气吗?
真悟元经道:可以这么说,但也不全对。灵气是人与生具来的,无法改变,但灵性则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锻炼。比如你,你的灵性本不高,但通过一段时间在真悟境界练气,你现在的灵性比以前提升数十倍,已具备奇门一学入门的基矗
杜小凤哼了哼,暗叫道:难道我以前就是个毫无灵性的人?
真悟元经似乎没从老子那里得学到委婉,直言道:虽然不是全无,但也相差不远。
杜小凤气恼地挠挠头,嘟囔道:你就不能说得婉转一点吗?太伤人心了吧你?!
真悟元经:……
这一晚,真悟元经一直在讲解卜卦的卦理、卦式、卦义,以及卜卦时卦者心灵的感知。
说来奇怪,本来杜小凤认为那些旁支细节杂乱又复杂难懂的字眼自己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记住,可当他从床上爬起时,那些东西仿佛刻在他脑子里一样,只要稍微回想,一排排蝇头金字在他脑中清晰浮现。
或许那已不叫传授,而是一种直接的灌输,真悟元经把它的知识牢牢烙印在杜小凤脑海中。
杜小凤急于验证自己一晚所学的成绩,从抽屉中翻出五枚硬币,握在掌中,然后按照真悟元经所传办法,端坐于床上,两腿盘实,眼睛微微眯缝,做到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排除杂念,头脑清灵,心如明镜,内敛的思绪逐渐向外扩展,探知。
数分钟后,他觉得自己状态处于颠峰时,开始摇晃手中硬币,上下左右,分别晃动三下后,手掌一翻,将硬币掷于床面。
时隔一分钟,他缓缓睁开眼睛,将面前硬币由左至右排好顺序再逐一观察。
第一枚硬币为背面,第二、三枚为正面,第四、五枚又为背面。
杜小凤心中盘算片刻,打个指响,暗叫一声好。
此为真悟天算中的大吉卦――灾散卦。此卦讲解为:灾散福门开,喜气降门来,月下相逢去,须当得横财。
无灾无难,喜气光临,又有横财可得!杜小凤边看边笑,开怀时咯咯有声。
还好此时他身旁无
第五章 相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