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二十八节 书呆子外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张越听着,只好呵呵的笑了两声,心中却是感慨不已。

    想不到,这汉家将来的国舅爷,居然是如今儒家内部一个古老学派的拥泵。

    而这个学派的名字叫——思孟学派。

    这是一个无比古老的学派。

    早在战国初年,这个学派的主张就已经为人所知了。

    战国晚期的著名大喷子,荀子先生就专门批判过思孟学派的理论和主张。

    认为这些家伙,都是异端,应该消灭和打击。

    至于为什么呢?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简单的解释一下吧。

    战国时期,阴阳学家出了一个大能,叫邹衍!

    看过寻秦记的人,应该不会陌生。

    著名的五德终始理论,就是邹衍提出和完善的。

    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并非原创,而是从思孟学派的五行道德说基础上发展而来。

    知道这一点,你便大概知道,荀子为何要批判和打击思孟学派了。

    概因,儒家的天人感应,君权天授,乃至于谶讳思想的源头,都是从思孟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儒家从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学派,变成唯心学派,也是始于思孟学派。

    荀子能忍得了,那才见鬼了!

    当然,思孟学派,也并非全是糟糠,没有可取之处。

    他们是儒家内部少数的民本思想推崇者,民贵君轻的主张者。

    所以,在战国时期,思孟学派一度鼎盛非常。

    韩非子所说的八儒里,思孟学派就占了三个。

    子思、孟子、以及孟子弟子乐正氏。

    若再算上,与其主张类似的,还有子游、曾子。

    可谓是鼎盛非常,声势浩大。

    可惜,秦始皇一统天下,首先开刀的就是思孟学派。

    故而,到了汉季时,思孟学派这个曾经带头大哥,因为丧失了太多经典,又没有抓住机会。

    因而沦为了少数派,变成了儒家内部的一个小学派,再不复当年盛况。

    别说是公羊、谷梁这等巨头了,就连新兴的古文学派,也能骑在思孟学派头上耀武

第八百二十八节 书呆子外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