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五节 诸子齐聚(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而不至于迷途,知道哪里有水,哪里有湖泊。

    现在,却不一样了。

    在汉朝,他们见到了文明的力量,看到了知识的能量。

    所以不止是泥靡,整个使团,只要有条件的,都在悄悄的学习汉朝的文字。

    然而……

    除了泥靡,大部分人只是勉强学会了些常用语言。

    至于读写?

    汉字对他们来说,太过复杂艰涩了些。

    但,没有人沮丧,所有人都在日以继夜,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争取着一切机会和时间学习。

    对乌孙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汉朝证明了自己的强大。

    向强者学习,不丢脸。

    而且,其实使团的成员们私底下议论,都认为,正是汉朝的文字如此复杂,所以他们才这样的强大、聪明和勇猛!

    现在,一个共识已经在乌孙使团内部形成了。

    真正的强者,就该学会和使用汉朝文字!

    它就是马中的大宛马,草中的苜蓿,河中的孔雀河。

    像天山一样神圣、伟大!

    优雅、高贵、强大,蕴含着无穷力量!

    至于大宛人的字母和楼兰、车师等国用的怯卢文。

    那是弱者和辣鸡才会使用的。

    智商正常的人是不会考虑去使用和学习的。

    真正的强者,就该用汉字!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

    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次。

    后世中国衰弱时,就有无数人提议废除汉字了。

    其中不乏许多真正的爱国之士。

    至于西方,类似的演变和发展,也出现过很多次。

    希腊-罗马文明鼎盛时,拉丁文制霸欧陆,甚至输出到了波斯和埃及。

    法国强盛的时候,欧陆外交官们,清一色的一口流利巴黎腔。

    不会讲法语的贵族,在当时就是lo逼。

    大英帝国日不落后,英语才制霸世界。

    所以一切文字和语言的流行,都是建立在使用者本身的强大国力基础上。

    但泥靡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他现在,整个人的全部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了思考汉朝的问题上了。

    他甚至都没有仔细去听那个臣子的话,就挥了挥手,道:“你们下去吧……我要一个人仔细想想……”

    ……………………………………

    翌日,从黎明时分开始,新丰就下起了小雨,虽然在辰时左右,雨就停了。

    但淅淅沥沥的冬雨,将新丰县城的气温,又降低了一些。

    很多居民,冷的不想出门,只愿在家里刚刚修起来的‘侍中炕’上多躺一会。

    但,男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却是一大早就起来了。

    穿好了衣服,背起了家里的弓箭,带上佩刀,就要出门。

    很快的,新丰县城的街道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狭弓带剑的男子。

    若在以前,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县衙肯定是如临大敌的。

    因为,新丰的游侠儿们,素来爱斗殴,一言不合就拔刀互砍,甚至引发骚乱,这是常事。

    但在现在……

    胡建却只是让手下的官吏,带上武器,加强巡逻和警示。

    因为……

    现在的新丰,已经消灭了游侠!

    所有的人口,无论是余子还是庶子,现在都有出路。

    无论是去工坊园做工、当学徒,还是去水利渠道工地上挖渠道,都能赚到足够养活家小的钱。

    甚至,还能攒下一些积蓄!

    至于县城的居民……

    更是全部都属于有产阶级了。

    工坊园的存在,使得新丰的零售业,尤其是小商贩兴盛无比。

    只要不懒,县城的居民,都可以利用自家的屋舍,生产一些比较简单的食品。

    譬如,用蒻头粉做成团子,然后蒸熟。

    或者,拿些大豆,做成豆腐脑、豆腐干。

    都是很不错的营生!

    工坊园里的工匠、工人、学徒和来来往往的商贾和其雇佣的人马,加起来起码过万。

    而且,兜里都有钱。

    一个五铢钱一碗的豆腐脑,完全消费得起。

    有技术的工匠,甚至还能在豆腐脑里放些咸菜、肉酱。

    在这冬日的早晨,上工之前,喝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再吃一块用麦粉、蒻头粉、蹲鸱粉混杂后蒸出来的饼,无疑是很享受的事情。

    故而,新丰县城的居民,哪怕是过去最破落的穷汉、余子,如今也是过着温饱而有希望的生活。

    有恒产者,自然有恒心!

    在人民能有工作,且这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不会有傻子蠢到去和人拼命。

    现在,新丰县城,各闾里的青壮,甚至都主动组织了起来,成立了保甲、巡逻队伍。

    维护闾里秩序,县

第七百一十五节 诸子齐聚(1)-->>(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