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丈的时候。大汉内部虽然是文武平等、互为掣肘,但是明显在之前,军方有着很大的话语权,文官们虽然百般不情愿也得乖乖配合工作。

    可是现在,文官们自然也就都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凭什么事事都要听你们军队的?

    难道天天打仗,也是于国于民的好事呢?

    文武之间的矛盾冲突可想而知会很快爆发,不过乐昌相信李荩忱的调解能力,所以最后应该还是会变成文武对立的局面,而大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之后,文官掌握的实权自然又要胜过武将,扭转当前的局势。

    因此军方肯定也有危机感。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地团结内府以对抗膨胀的六部,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内府是具有自己的一套资金流转体系的,对于需要钱财来维持军队的军方来说,的确也是个不错的资金来源,总比事无巨细全部都去求着户部拨款来得好。

    当然了,军费是肯定不可能由内府支付的,这岂不是成了内外勾结?但是禁卫军和羽林骑的日常耗费,却是可以由内府来负责的,谁让这两支军队的主要目的就是拱卫陛下和宫闱的安全?

    由内府掏钱,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而且对于李荩忱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掏钱给自家亲卫们开工资,自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禁卫军和羽林骑的忠诚。

    这些钱财虽然不是很多,却能够减少太尉府和军方的负担。

    因此对于内府伸出的橄榄枝,他们只会笑纳。

    在和军方建立起来进一步合作之后,内府在朝堂上自然也就不再是孤掌难鸣——现在内府在朝堂上能够说话的也就只有医院和书院的负责人,这显然不利于内府之后的发展。

    无论是乐昌还是主持事务的其余妃嫔,都不想让内府完全变成后宫的过家家游戏,这些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的举措和机构,本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内府也要在朝堂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来维持这些机构的运转,免得哪一天外廷想要打压内府,内府连辩驳的机会都没

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