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底还是需要保持正义的,倒卖奴隶这种事,怎么可能是我们大汉朝廷自己做出来的嘛!

    天竺的情况也已经逐渐清晰,炎热的气候、发达的佛教、散乱的邦国,这简直就是一片等待着征服和开发的沃土。更不要说这背后还有多少资源勾动大汉商部和工部的馋虫。

    所以南中也跟着摇身一变,从原本大汉版图上的犄角旮旯,变成了大汉进攻天竺的一个重要踏板。因此这些年大汉在南中的归化和移民进行的越来越快,南中这等大家印象之中的蛮夷之地,也已经颇多勃勃生机。

    因此此时抽调南中的人前往高原,且不说南中四季如春甚至更热一些的气候,是否能让已经习惯于此的南中人抵达吐谷浑之后能够适应那里的寒冷,单单就是说这南中现在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人的存在,因此除非能够证明吐谷浑这边的重要性更胜于南中,不然的话就算是李荩忱想要把这些人调动到吐谷浑去搞开发建设,恐怕群臣也不会同意。

    放弃已经握在手里的南中资源以及已经看在眼里的天竺,而去探索甚至开发一片鸟不拉屎的地方,何必呢?

    这就是现在大汉头疼的地方所在。

    上高原的人是有的,可是大汉占有吐谷浑的主要意义在哪里?

    李荩忱很清楚吐谷浑的版图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柴达木盆地。这地方可是一个聚宝盆啊,各种矿产应有尽有,而且还有偌大的盐湖。对于大汉来说,目前国内已经发现的矿产实际上足以应对工业的需求,但是盐不一样。

    从古至今,盐巴都是人生活的必需品。

    东方的盐巴主要从大海里来,两淮地区就是传统的盐场所在地。当年饱受战乱,而现在已经变成了大汉主要的食用盐供应地。而西部的盐巴主要从岩井中来,比如巴蜀的井盐。

    谁控制了盐的生产,谁就富得流油。

    因此贩卖私盐,从古至今都是重罪,因为这已经涉及到了物价平稳甚至百姓生活的根本所在,一旦范围大了,就是要动摇国本的。

    

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