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李荩忱也不太倾向于自己把道路上的所有细节都规划好,工匠们只负责按部就班的把这些细节变成现实就可以,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工匠们在这个学习和仿造的过程中已经丧失了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陛下说什么都是对的,那我们只要跟着做就不就好了?
如此一来,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忽略。
不知道事情的因和果,那就是盲目。
现在的李荩忱或许还有精力事无巨细指导,之后呢?
李荩忱死后呢?
那大汉的科技发展岂不是又要很多很多年裹足不前?
李荩忱与其说在努力带给这个时代一些新的技术,倒不如说他在灌输给这个时代一些思想以及一些思考问题和探索的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陛下果断的选择偷懒。
醍醐灌顶之后,就是步步落实。怎么把火车从陛下画的简笔画变成现实产物,你们看着办吧。
至少对李荩忱来说,现在自己找到了一个以后能够帮助大汉巩固南疆、辽东以及西域统治的好办法。
铁路一通,天下一体。
刘焯和其余工匠们都齐齐退后半步,对着李荩忱郑重拱手。
谨受教。
假如这家伙不是陛下,大家很有兴趣抓了他并且撬开脑袋看看里面还有什么新想法没有,不要每一次都让所有人感到震惊。
李荩忱则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那台蒸汽机。
应该找机会让各个书院的学生们都来参观参观。
毕竟他们才是未来。
另外李荩忱也很好奇,工部最后会给自己造出来怎样的铁路和怎样的火车?
——————————
长安的和平和繁荣,是因为西北之战实际上已经接近尾声。
看上去武威和张掖都在敌人重围之中,很危险。
但是实际上陛下也好,军方也好,朝中群臣也罢,都清楚,
第二二四一章 其实已到尾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