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的那个劣儿了,结果被他爹揍了一顿,那李荩忱就只能说这家伙活该了。
萧摩诃一生厮杀,是南北两边公认的猛将,可惜生不逢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南朝最虚弱的时代,以举国之力发动的吴明彻北伐,出动的兵力也不过数万,而对面的两个王朝,动辄就能拉出来几十万兵马,所以萧摩诃面对的本来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对手,再加上身为一名骑兵将领,他手下能够指挥动的骑兵更是往往只有数百人,拿什么和北面动辄上万的骑兵比拼?
历史上的萧摩诃更是倒霉,吴明彻北伐失败之后,他带着南陈残军节节抵抗、节节败退,但是从不言降,结果背后还有陈后主捅刀子,能不扎心么?
而萧摩诃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为人处世上一向不会高调嚣张,萧世廉这小子这一波炫耀,当然处处扎到了他老子的痛处,不挨揍是不可能的。真的以为曾经的南陈大将军退居二线之后就打不动人了?
不过萧摩诃打他儿子这件事也给李荩忱提了一个醒。
萧摩诃到底年纪还不算大,五十来岁实际上也是一个将领总结反思半辈子征战经历并且得到自己作战思路和风格的时候,只不过因为萧世廉的存在,他不可能执掌一方兵权。
只是如此一员猛将,不用属实是可惜了。
站在李荩忱面前的杨素,也向李荩忱表达了重新启用萧摩诃的意思,这也是杨素从晋阳抵达洛阳、又马不停蹄前来觐见之后说的第一件事,其实也是杨素正式成为大汉新任太尉之后做出的第一个决断。
“爱卿倒是懂得礼尚往来啊。”李荩忱忍不住调侃道。
杨素走马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老上级安排工作,避免老上级赋闲在家或者真的跑到书院之中当先生去了,这让李荩忱也感觉有些好笑。
杨素当即说道:“萧公赤心为国,人尽皆知,若因梁国公之故而不用如此一员大将,未免可惜。”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萧摩
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