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微笑着说道,“好在现在路途通顺,家书往来胜过往昔,总能聊解相思之苦。”

    李荩忱点了点头,南方安宁,也就是说南方的文武群臣现在已经逐渐接受了迁都洛阳、国家的政治中心北移这一个事实。

    政治中心北移本来就是必然,南方虽然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但是北方的底蕴到底还是摆在这里的,再加上中原为天下之中、帝王当居中原而镇天下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李荩忱不可能舍弃洛阳或者长安而一直把都城放在建康府。

    即使是到两宋时期,江南繁华之处实际上已经胜过中原,但是南宋定都临安,依旧和晋室衣冠南渡一样,被冠以“偏安”的称呼。

    更何况李荩忱现在已经完成了南中、岭南和南洋的布局,剩下的就是等待人们一代又一代繁衍、人口一代又一代增多就好了,真正需要李荩忱操心的还是北方,三百年战火摧残让北方遍地都是废墟,如何才能尽快安民和振兴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中心北上,自然也就意味着资金、文化等等的北上,南方的资金必将会反哺北方,带动北方的发展。

    只要南方文武们不横加阻拦,那么就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李荩忱走到这一步。

    陈叔慎微笑着说道:“陛下或许还不知道,现在建康府很多商贾乃至于文人墨客,都开始北上,向着洛阳进发,可想而知,等到今年年底,洛阳又会是另外一番繁荣景象。”

    李荩忱怔了一下,抚掌感慨:“这倒是好事。”

    显然南方群众已经不再倾向于坚持以建康府为都城,开始逐渐接受洛阳这座华夏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重新崛起,既然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这一个事实,那么他们至少可以让自己在洛阳这座重新建立起来的城市中先占据一席之地。

    民意已然如此,难怪官员们也就不再多说,抓紧发动家人北上才是要紧的事情。

    自家动作要是再慢一些的话,恐怕连喝汤都来不及了。

    “朕已经和皇后商量过了,等到北方平定之后,皇后就可以带着留守文

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群臣的态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