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周密部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炮至之间的射程范围之内。

    炮兵部队部署在起伏的小山岗上,提供保护的志愿军步兵部队就部署在通往这些小山岗的道路上。步兵阵地与炮兵阵地之间的距离不远,大概也就至左右,两者的阵地如此近,步兵部队为炮兵部队提供保护的同时,炮兵部队也能为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这就是中**队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形成的一种“大炮加刺刀”的打法,这是一种适合我军军情的行之有效的战斗模式。

    “快挖,谁也不许偷懒,要想休息睡觉,工事修好了再放心去睡。”不久后,排长也回到了阵地上,按照连长下达的要求,挖掘相应地面的战壕工事。各班的士兵在各自班长的督促下开工挖坑。

    所谓单兵战壕,说白了就是以班为单位挖一个比较大的坑,可供一个班的士兵隐藏在其中,一个班为一个火力据点,据点上方适当铺设一些木头沙石作为上盖,构成一个半密封阵地,火力据点与火力据点之间不一定需要修筑交通壕。这样的工事占地面积不大,修筑起来简单快捷,具有一定的防空袭防炮击的作用。严格来说属于散兵坑的扩大版,后来展为多种模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猫耳洞是从这种单兵战壕演变而来的。)

    “坑壕开口不需要太大,能两三个人同时冒出头来攻击就行,尽量挖深一点,班里的人及弹药装备能容纳。”说干就干,李啸天卷起军装的袖子,拿起铁镐就开始挖坑,班上六个兵齐心协力,挖个大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通常二十分钟内就必须挖好。

    步兵二班的人三人为一组,分别先开挖了一个两个工兵铲宽三个工兵铲长的齐膝浅坑,然后然倾斜着把坑挖深,挖到可供人藏入坑中的深度后,再两个坑对挖,在地下连接打通,一个有两个出口的半掩体单兵战壕就初步完成了。两个出入口同时也作为射击口,射击的时候从坑壕中冒出头来射击,不射击的时候缩回坑壕内隐蔽。两个出入口之间的地下坑壕可用于弹药储存及人员隐蔽。

    这样的坑壕完成后,可根据战斗的形势和需要进

第七十六章 周密部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