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82章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不需要大军,但要些精兵,要能跟上某脚步的军将!』

    赵云心中微微一沉,已有预感:『你要何人?』

    『甘风甘校尉!』魏延毫不犹豫,声音斩钉截铁,『那小子跟某投契!有他同行,纵是龙潭虎穴,某也敢闯上一闯!』

    就知道!

    赵云顿时感到一阵头痛。

    一个魏延就已经是出了名的胆大妄为,再加上一个以骁勇狂野著称的甘风?

    这两人凑在一起,简直就像把火扔进油库,赵云几乎能预见到这两人会在山东之地掀起何等狂暴的波澜。

    而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魏延加上甘风,在山东腹地内闹腾的越厉害,就越发的可能会遭受到各方的围剿,危险度也就是越高……

    这风险,实在太不可控。

    赵云沉吟着。

    他不喜欢这种完全不可控的作战模式。

    这违背他持重的本性。

    帐内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僵持。

    魏延依旧挂着笑,然后扭着头左看看,右瞅瞅。

    对于张辽的北上,可以说是骠骑军打通了从河内到朝歌再到邺城的线路,但是也有可能意味着另外的一件事情……

    魏延不喜欢政治,所以他干脆准备借机会跳出去。

    赵云与张辽之间那微妙的,关于北域权柄未来归属的问题,魏延根本不想要参与,也懒得理会。他厌倦了这种猜度,不如直接跳出去,在更广阔的战场上用刀剑为自己博取功勋,那才是他熟悉的战斗领域。

    魏延不清楚赵云是不是明白了张辽此次前来所蕴含的深意,但是魏延觉得赵云应该是猜测出来了,但是这种防范手段,又是正常的。易地而处,就算是魏延在骠骑的位置上,能完全放心在和曹操生死决战的时候,侧翼忽然涌动出来的大批军队?

    即便是赵云没有什么想法,但是赵云下属,或是其他什么人会不会有想法?

    反过来,斐潜即便是能相信赵云,但是庞统会不会也相信赵云?

    这些问题都是很微妙的,所以魏延也不能问,也无法表露任何疑虑。

    过度强调忠诚,反而显得心虚。

    所以魏延觉得干脆借机会离开就是了……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声,张辽到了。

    张辽掀帘而入,似乎并未感受到帐内凝滞的空气,只是向赵云略一拱手,便安静地站在一侧,目光扫过魏延,又落在那被魏延扔在了地上的布包上。

    赵云将『南阳故人』之事,以及魏延后续提出的意图和风险简略告知张辽。

    张辽听完,沉默片刻,目光在赵云和魏延之间流转了一圈。

    思索片刻之后,张辽猜出了魏延此举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政治上的『主动离场』。

    魏延的这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缓和当前微妙的气氛。

    『文长之策,虽险,却并非无可为之处。』张辽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困于坚城之下而不得战,确实会失士气。若能以一支奇兵搅动山东,使曹贼腹背受敌,也是有利于主公大业。』

    张辽先是肯定了魏延战略上的价值,随即话锋一转,看向魏延叮嘱道:『然文长切记,此行目的在于牵制与扰袭,而非攻城略地。切忌贪功冒进,孤军深入!更不可轻信地方豪强许诺,彼等首鼠两端,绝非可靠依托。需以快打快,一击即走,保全自身为要!』

    张辽奉斐潜之命前来,首要任务是不是攻克邺城,而是稳定河北。

    这个『稳定』,自然是多方面的稳定。

    若魏延此举成功,自然是大功一件;即便效果不彰,也能将魏延这支『不稳定因素』暂时调离核心战场,减少内部可能的摩擦,便于他与赵云协同。

    张辽支持此议,是出于全局的权衡。

    有了张辽的表态,赵云心中的天平终于倾斜。

    赵云做出了决断:『既如此……文长,某与你两千精骑……当记住文远之言,此行为奇兵扰袭,非求决战!一切以主公大业为重!凡事与甘校尉多商议,不可独断专行。若事不可为,即刻退回!』

    赵云最终点头,既是军事上的妥协,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表态。

    他不会死死捏着军权不放。

    ——他赵云,以斐潜的大局为重,并无恋栈权位之心。

    魏延看了一眼张辽,目光之中似乎有些什么意味,但是很快就肃容而立,重重一抱拳,声如洪钟,慨然而倒:『都护放心!某必不辱命,定在山东让曹贼首尾难顾!为主公大业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魏延也没有拖泥带水,转身便大步流星出帐而去,似乎迫不及待要去点验兵马,招呼甘风一同南下。

    帐内只剩下赵云与张辽。

    赵云的目光重新落回舆图,久久不语。

    放魏延和甘风这两头猛虎出柙,前途是吉是凶,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张辽则是在一旁,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也没有说。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帐外旗帜带出的猎猎风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