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80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没错,这些确实是『通俗易懂』,但是赵云也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于要求识字的骠骑军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对于邺城之中的目不识丁的贫苦百姓来说,可能会看懂某个字,整句话就有难度了……

    赵云毕竟不是专业谋士。

    不过么,这些箭书对于邺城北城的杀伤力,就比南城要大了。

    北城之中,多数都是军校,官吏,以及地方士族子弟。

    这些人开始窃窃私语,看着官府吏员的眼神里,多了些别样的东西。

    此类的箭书,自然也很快呈送到了曹丕面前。

    『妖言惑众!乱我军心!』曹丕气得将绢布撕得粉碎,脸色铁青,『查!严查!凡有私藏、传阅此绢书者,以通敌论处,立斩不赦!各坊实行连坐,一人犯禁,全坊受罚!』

    虎卫军和执法队频繁出入各坊,稍有嫌疑者即被锁拿,一时间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陈群察觉了这个问题,便是又让曹丕出面,安抚,甚至表彰了某几个检举他人的北城官吏……

    表面上似乎将这个问题暂时按压下去,可信任的基石,开始动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任的崩塌,也并非简单一些箭书就可以达成。

    与此同时,骠骑军『围三阙一』的策略也似乎开始显现效果了……

    北、东、西三面,骠骑军旌旗招展,鼓声日夜不息,士兵们轮番上前,作出各种攻城准备,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给城头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疲于奔命。

    而南面,则显得异常『安静』。骠骑军的营寨离得较远,巡逻队也稀疏很多,仿佛故意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种反常现象立刻引起了曹丕及其幕僚的极度警惕。

    『骠骑军狡诈,南面必然设有重伏!』陈群明面上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号令,『此乃诱军之计!传令,南城防守非但不能减弱,还须加倍!任何人不得擅开南门!违令者斩!』

    但是实际上,为了达成对于南城的绝对统治,以及对于引诱骠骑军,陈群反而利用骠骑『围三阙一』的策略,做出了反制……

    于是乎,魏延在南城外的埋伏也开始有了收获。

    三三两两,有小股曹军守军逃兵!

    没错,最先逃离的,反而是曹军在邺城的守军兵卒!

    这些曹军,自然一头撞上了魏延布下的大网。

    这些曹军兵卒表示,他们想方设法,或是从城墙上用绳索垂降,或是偷偷搭建绳梯,冒着生命危险,千辛万苦的,趁着夜黑风高逃离了邺城……

    说他们是看到了邺城南北的贫富差距而心生愤懑的,也有表示说他们是见到了骠骑军的强大之后要弃暗投明的……

    魏延对这些人给予了相对较好的待遇,仔细询问城内的布防、士气以及粮食储备情况。

    这些零散的信息汇聚起来,让骠骑军对城内的困境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随后真正的『大鱼』,开始上钩了。

    一夜,几名黑衣人悄悄缒下南城,他们没有像普通逃难者那样慌乱,而是目的明确地向着骠骑军的方向潜行,很快就被巡逻队『请』到了魏延的大帐。

    来人是南城的一名曹军军校。

    他带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

    城内粮食即将耗尽,南城守军怨气冲天,几乎到了哗变的边缘。他甚至透露,部分对曹丕统治不满的豪强代表正在暗中串联,寻求与骠骑军接触,愿意在适当的时候作为内应,但需要骠骑军给出更确切的保证。

    『他们想要什么保证?』魏延冷声问道。

    『他们……希望骠骑将军能亲笔签署赦免状,并承诺保全他们的家产爵位,事后仍能在冀州为官。』军官小心翼翼地回答。

    魏延哈哈大笑,『主公赦免状?想得倒是轻巧!骠骑上下,皆论功勋!想要保全家产官位,与其求这一纸状令,不如好好想想如何立功!别说什么都做不了!做不了,就等着和曹贼一起困死吧!』

    谈判,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条通往邺城心脏的隐秘通道,似乎就敞开在了赵云等人的面前。

    消息迅速传回中军。

    赵云、张辽、魏延再次聚首。

    赵云听取了魏延的报告,并且查看了那曹军军校送来的『邺城布防图』,看了看魏延和张辽,『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三个人的意见,这一次,又不能完全统一。

    魏延拍在那份绘于粗糙羊皮之上,且沾染着已变褐发黑血渍的邺城布防图上,声音带着些金石碰撞的铿锵,『这里!南城水门!漳水秋冬干涸,又有此图!还有,那个军校说是在南城备有内应,愿于今夜子时举火为号,开闸献门!此乃天赐良机,千载难逢,岂可错失?!』

    『今夜!子时!』魏延目光灼灼,在赵云和张辽脸上来回扫视,『现在都快亥时了!二位还要再等什么?!』

    魏延来过邺城,并且还打进去过。

    他知道这所谓『内应』可

第3780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