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七章 波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多创作演出一些有气势,有意义的部队歌曲才对。

    这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

    观众们心知肚明指的是谁,肯定是不听这些批评的,强烈反对。

    许多人纷纷给报社来信,说文艺形式就应该百花齐放,质疑报纸的评价太苛刻了。

    还有人表示我们不愿意除了民歌就是意大利歌剧,要么就是童声。

    我们就喜欢杨卫帆的歌,就喜欢成琳的演唱。

    于是这份报纸的批评在强烈的群众呼吁里很快消失了。

    但没过几天,四面八方却又毫无征兆的突然涌现了无数的批评声音。

    许多的其他报刊上,也冒出来不少音乐届和文化界有头有脸的人,异口同声地都在指责杨卫帆。

    说他江郎才尽,艺术创作开始走向世俗化,流于下乘,与他的军人身份太不相匹配了。

    甚至有人还说他那首《我听过你的歌》有自吹自擂的倾向,自我膨胀的嫌疑。

    这下子群众的反馈也没用了。

    穆迪和杨卫帆的压力骤增,连带杨耀华都感到了一股子阴谋味道。

    因为基于杨家的背景,像这么风风火火、大张旗鼓,针对性极强,又不留余地的舆论攻击太不正常了。

    必然有人从中指挥、引领。

    而且作为推波助澜的幕后主使,居然敢闹出这么大的声势,不怕往狠了得罪杨家。

    那肯定志不在小,也有着一定的把握。

    容不得他们不心惊肉跳,如临大敌。

    好在洪衍武的反应也不慢。

    这小子不是没算计过别人,不是没参与过高层的博弈。

    自然能看出苗头不对,猜测出有人要借机上纲上线想坑杨家。

    于是他很及时地来找杨卫帆打听情况。

    一听说果然是有人抓住了意识形态问题死不撒手。

    除了要让杨卫帆和成琳停职检查以外,甚至还想追究穆迪承的领导责任。

    他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着急,为自己给杨家惹了麻烦,有点过意不去了。

    而为了尽量挽回这种恶劣的影响,他当然要帮着想办法。

    这样他回家熬了大半宿,一琢磨,他索性来了个狠的。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气儿拿出了三首歌为杨卫帆争脸。

    二群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