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大进军(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今后承担的不仅仅是保家卫国、光复失地的任务;更多的将要面对来自海外机械军团的攻击,是今后华东野战军重点建设和加强的方向。

    中线,是第三军。

    第三军的主力以原第二军二师三旅和六师十二旅为主的部队组成,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共三个步兵师,以及其他若干后勤部队,总兵力五万余人。

    第三军主要驻扎在苏、皖二省,其中第七师驻扎在苏中、北地区,师长为原第三旅副旅长6长风;第八师驻扎在皖北地区,师长为原第三旅参谋长徐彬;第九师驻扎于皖南,师长为原十二旅旅长王金魁。

    在补充了重炮旅、装甲旅、防空旅、工兵旅等部队后,第三军同样于十月三日改称第三集团军,军团长张斌;整编后的第三集团军总兵力过七万人,是整个华东野战军最重要的战略预备部队。

    除去三支集团军外,还另有一些野战军的直属部队,包括:特种旅,旅长崔亮;下辖三个团,除崔亮本人指挥其中一个团之外,还有两个团分别由潘国强和姜勇指挥;该部总兵力过三千人,主要分布在各省以外的沦陷区执行渗透、破坏、刺杀等任务,同时配合各地抵抗军进行游击作战;是华东野战军向外扩张、执行意志的最好工具。

    警卫团,团长肖大兵;全团一千余人,主要任务是保卫各省及联合政府军政高层人员的安全;而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战时保护好总司令杨明的安全。

    重装突击兵军团,军团长关大虎;下辖两个总队,总队长分别为胡刚和花云;每个总队下辖五个联队,总计有一千两百余台各型“武士”,官兵总数连机师到后勤官兵在内过五千人。

    在6续攻占周边各省后,杨明下令收集各地的外骨骼机械设备,以便进一步扩大这支王牌部队的规模。

    经过几个月的扩编,“武士”的数量大大增加,种类也有所增多,如:装备3o毫米机炮、体型最大的称为“武士IIa”;装备12.7毫米机枪、体型略小的称为“武士IIB”;还有双臂同时装备枪炮,携带有大量榴弹射器的火力支援型,则被称为“武士III”。

    在一个大队十二台“武士”中,三种“武士”的比例一般为2:3:1,既四台“武士IIa”、六台“武士IIB”、两台“武士III”,这样的火力搭配也比较均衡,更适合分队形式作战的“武士”部队。

    另据科研院的消息的称,很快将会有更新一代的专为军用设计生产的机甲问世,目前正在测试阶段,同时也将评估其装备成本,以便将来更大规模的装备全军范围。

    6航突击大队,总兵力五百余人,配备有武装直升机、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各型通用运输直升机等机型,总计近百架,是整个华野中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尖刀的部队!

    远程战术导弹旅,这是抵抗军最新的一支部队!主要装备的是:长风11、长风21各一个营的中短程战术弹道导弹,还有另一个装备长剑2o型6基远程巡航导弹的营,所用弹头除传统的高爆杀伤型以外,还有最新开的电磁脉冲型,是华野用于打击机械军威力最大的武器。

    连同后勤、保卫部队在内,全旅约三千余人;是华东抵抗军最机密、也是最有效地“杀手锏”!

    其他直属部队还有一些如野战总医院,包括各级医疗单位,属于师级单位编制;工程兵旅、联勤旅、通信局、军械局……

    整个华东野战军6军总兵力近三十万,由总司令杨明兼任6军司令;全军防区内人口数量近四千万,军民比例过1:1oo,还是比较合理的。

    除正规军外,野战军还在各地取消了原来的保安团、治安队等杂牌武装,取而代之的是各省武装部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以便在战时补充主力部队的损耗,这也是抵抗军最根本的力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