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建设(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的最高决策机构,所有人都明白进入这一机构的重要性。

    经过几个月各方的讨价还价后,前塘村全体居民,包括军方所有战士和后来的难民,最终在第一座新民居落成的当天进行了投票……

    新的委员会也随即宣告成立。

    在所有席位中,军方有四人入选,分别是赵长海、杨明、王复来、许良才;如果加上新医院的负责人,也就是原来的孙军医和蒋军医,在这十五人的委员会中,军方实际差不多占据了近一半的名额。

    另外,卫村长、庞世辉、肖刚老师、李小万这四名前塘村代表也榜上有名;而刘文轩居然也位列其中,显然刘大顾问已经正式落户前塘村了。

    剩余的四个名额被分给了外来难民中的代表。

    而最重要的主任一职,经一致推选后,由赵长海担任;杨明作为他的副手,又是公认的战斗英雄,理所当然地担任了主管军事的副主任一职;而卫建国村长则担任了另一副主任职务,主管行政事务。

    结果一出,可以说皆大欢喜。

    这是一个各方利益平衡后都能接受的结果,也是最能反映目前前塘村现实格局的结果。

    ……

    确立了新的行政体系后,人们集中精力、理清思路,开始力。前塘村的建设步伐也开始全面加。

    三个月后,一片片崭新的宿舍楼矗立起来,难民们洗干净脸,欢笑着搬进新家……

    医院建起来了,虽然只是原来医务所的扩大,但好歹里面有了全套的医疗设施,药品和病房也有了,卫生条件也好了许多……

    学校建起来了,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

    工厂的厂房建起来了,各种设备逐步到位、安装、调试……

    村办开始重新办公,楼前还起了个小广场,平时用来开个大会什么的,晚上还能看露天电影……

    广播站开始不知疲倦地播放各色歌曲,即使站在田头也能不时听到那大喇叭里高亢的歌声,起初还让不少习惯了动荡的人们多少有些不适应呢……

    毗邻村办大楼的袖珍法庭和监察所也迎来了他们第一批案件……

    新的商场又恢复了喧闹,每每置身其中都仿佛回到了战前某一刻时光……

    部队开始在新营区训练,每天清晨人们都能听见那熟悉的军号声,还有那铿锵有力的口号声……

    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蓄所悄悄开门营业……

    更重要的是,田里,人们迎来了战争爆以来第一批夏粮的成熟……

    这,实在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