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成身子往前倾着。越过中间马千里的身子。正好把自己的脸露出来。可以让赵市长看到。
“赵市长。东江段的建设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建设资金的不足。由于实行的是三三制原则。东江段建设资金需要县里拿出两个多亿。但是东江县基础差。底子薄。历欠账多。这两个多亿实在是拿不出来。所以项目的建设就停顿下来了……”周锡成的说法和市交通局局长陈心仁的说法并没有二致。
“听说东江段最初设计路线和目前的路线不并一致?”赵长风问道。“这些情况你们了解吗?”
周锡成和马千里碰了一个眼神。这才说道:“是有这么个情况。但是究竟为什么要改变最初的设计路线。我和马书记都不是太清楚。这毕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赵长风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东江段征的补偿款到位了多少?有一些村民反映。到现在他们还没有领到征的补偿款。这是怎么回事?”
“按照当初的协定。海东新线东江段征的补偿款由东江县负责。
由于东江县财力有限。征的补偿款只下了百分之十五左右。”这些数字周锡成突击背诵了两天。此时回答起来倒是信手拈来。“政府换届后。也一直把东江段的复工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早日把村民们的补偿款放到位。”
“赵市长。”马千里接着周锡成的话说道:“关于这个补偿款的问题。我和老周一定会尽力想办法的。但是您也了解。东江县是个穷县。财政收入还不及粤海县的四分之一。财力实在有限。也就勉强顾住个县里的人头费。即使我们县里把其他所有项目都停下来。勒紧裤腰带搞东江段一个项目的建设。也是力有未逮啊。赵市长您看看。市里能不能多考虑到东江县的实际困难。再给予一些适当的照顾?”
赵长风沉默着没有做声。
“赵市长。不是我和马书记不争气。实在是因为……”周锡成叹了口气。说道:“如果
第16章 四号大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