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路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不由感到心中有着好大的感触,但是随后却是又想到了上海。

    上海这个名字在现在这个年代,那可是一座离奇的城市。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上海是半殖民地的典型城市,西方的科学、技术、经济、金融、贸易、思想、哲学、艺术、宗教、建筑、电影、吸毒、餐饮等,都随着西方资本的侵入,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的丰富起来。

    但上海还是一座饱受蹂躏和苦难的城市。

    当东西方两大文化板块的激烈碰撞,上海土势力与西方强力集团之间根本利益的生死较量,其广度和深度可能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

    在这个年代的上海,有外国人掌管的海关和多国的租界。

    英国贵族式的跑马厅,围墙中却矗立着春申泡的石雕像。

    有古色古香的城隍庙与十里洋场遥相对应。建筑物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与破败贫困的棚户区同时并存,形成这个年代上海民居建筑群的特征性风格和景观。

    而这个时代的上海中人更是形形色色,有西装革履大腹便便阔佬,也有骨瘦如柴的小瘪三,有穿旗袍的摩登女郎,也有衣衫褴褛的缝穷老太,有金碧眼高鼻书的外国佬,也有缠头巾的红头阿三。

    而商品的话更是充斥着各种洋字头的舶来品有:洋房、洋行、洋蜡烛、洋油、洋油灯、洋灰、洋车、洋机、洋装、洋伞、洋钿[就是钱]、洋山芋、洋毛瓶、洋娃娃、洋泡泡[就是气球],连最小的日用品洋火、洋钉都冠于洋字,真可谓“洋洋”大观。

    就站在上海的郊外,想着这些上海的典故,李云烟就感觉心中不是一般的好奇。

    而藏在李云烟心中更好奇的一点,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上海夜生活。

    因为在以后的哪个年代里,这个年代的上海可以说就是中国的交际之都,享受之城,奢华之地。

    在上海的这些描述之中,最

第一百一十四章 路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