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两路进军,如果按照海上的航程及敌人的战略目标推算,从起点城出发的蛮族军队将沿北纬55度线进发,跨海后直扑平行者的老家――采离镇;而从阿姆斯壮城堡出发的敌人,其攻击目标极有可能就是伊甸。
毫无疑问,伊甸和平行者正是蛮族大军的两大主要对手,采离镇和伊甸王国是两大势力的根据地,也是防卫力量的最强点。敌人采取这种直捣黄龙的策略,虽然风险很大,可一旦成功,哈维斯特大陆也就唾手可得了。这也符合一鼓作气的兵法,如果敌人取道神罚之桥,那就要先与奥斯汀王朝这个缓冲势力交手,然后在征服整个哈维斯特大陆的进程中不断与伊甸和平行者交战,这个过程少说也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等一路打到两大势力的老窝进行决战时,蛮族军队将有相当大一部分士兵留驻占领区,而士兵的士气可能早就衰竭了。
在世界地图前,张横逐条写下了敌人采取直捣黄龙战略的利弊,与老匡和天凯武一起进行讨论。经过总结,敌人乘船跨海要克服的最主要的三大困难是:遭遇巨型海怪的问题,与伊甸海军正面对决的问题,以及长期航行的粮食给养问题。按理说,敌人要克服这些问题,最合理的选择是建造比伊甸战舰体积庞大许多的巨舰,这样,一来可以依靠舰船自身的体积恫吓海怪,让海怪不敢贸然攻击;二来能依靠厚重的舰船装甲防御伊甸海军的强大火力;三来巨舰也能装载更多的航行补给,让兽人战士在抵达对岸前不至于饿死。可是依据老矮人的情报,敌人建造的海船数量虽多,但体积并不大,火力也不强,装甲也不厚,甚至运兵舱要远远多于载货舱,与其称之为远洋战舰,倒不如叫它们近海运兵船更合适。
面对敌人莫名其妙的举动,最后还是天凯武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敌人的这些运兵船可能会安装超大功率的发动机,它们能用极高的速度横跨大洋,这样海怪根本追不上军舰,伊甸海军也来不及尾追堵截,跨海时间短就不需要太多的给养,如此三大威胁将都不会成为威胁。虽然快速运兵船在接近伊甸和平行者根据地时,将面对近海及岸防炮火的猛烈攻击,但高速同样会使他们减少损失,甚至敌人还有可能在运兵船即将登陆前再搞一次海啸,事先摧毁两大敌对势力的近海及岸防力量。
天凯武的这一设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安东尼很可能在戈登遗迹中,抑或通过其他什么途径,找到了高速推进舰船的科技。为此,老匡向所有混迹敌群的间谍下达了最高指示――全力侦查敌人是否拥有这种技术,一旦发现,要尽快搞到其技术资料并第一时间送至伊甸,能研仿的话,伊甸将立刻仿制,仿制不了的话,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或延缓敌人在战船上运用这种技术。
与此同时,伊甸和地基组织也大力加强了对舰船推进技术的研究。伊甸早在一年前就拥有了水翼艇技术,挂羊头卖狗肉的红胡子海盗就是依仗水翼艇的速度横行于江河及近海的。但那技术依靠的是动力盒,它们可以胜任小型舰船的短途冲刺,用于大型军舰的远洋航行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要想在辽阔无比的大洋上真正占据霸主地位,就必须研发出不依赖人力或风力的高能舰船发动机。
战争总是能极大地加速科技的进展。二一零二年九月下旬,伊甸第一艘安装了魔晶风动力发动机的水翼艇“飞鸾号”下水试航。
在巨柱沙漠基地崭新的船坞里,卢俊义国王在一片欢呼声中敲碎了艇首的香槟。仅仅几秒钟后,船尾推进器发出的巨响便压倒了众人的欢呼声,“飞鸾号”在高速的行进中很快扬起了艇首,进而在水翼的托举下将半个艇身露出水面。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发动机轰鸣声中,老匡的脸上却毫无笑容――就在“飞鸾号”起航的那一刻,沃克刚刚收到了来自玛斯沃尔大陆的十万火急的信息――
圣战大军,正在启程。(未完待续)